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典型经验之福建省发改委强化数字支撑破除市场准入隐性壁垒
来源:三明市发改委 时间:2024-06-20 11:29
 编者按: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我省结合实际探索创新、深化改革,持续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随着全省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深入推进,省发改委(省营商办)收集发布2024年首批35项具有代表性的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典型经验做法。这些改革创新举措紧盯经营主体的实际需求和热点问题,聚焦提升政府效能、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加强法治化建设、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以及强化要素保障等方面,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涉改革“深水区”、精准把握“关键点”。营商环境改革由局部性、尝试性的探索与突破,转向系统性的集成和多维度的深化,典型经验做法呈现出跨部门协同的显著特点,不断释放改革叠加效应,助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提升。

  典型案例

  福建省发改委强化数字支撑

  破除市场准入隐性壁垒

  背景情况

  福建省主动承担国家发展改革委市场准入效能评估试点任务,建成全国第一个市场准入效能评估平台,建立完善3类应用和2个门户,有效提升市场准入隐性壁垒发现、认定、处置效率。2023年全省累计发现、认定、处置隐性壁垒141条,通过“一地整改、全省联动”发起全省同类问题解决。

  要做法

  (一)建立高效联动协调机制,统一规范评估。试点启动之初,印发了《全面开展市场准入效能评估工作实施方案》,对评估工作进行分解,对数据需求进行梳理,对有关各方的协调、反馈和数据收集等责任进行明确,做到“知清单、用清单、管清单”,形成全省统一、高效协同的评估工作协调机制。平台建成后,印发了《关于依托福建省市场准入效能评估平台建立违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案例归集和通报制度的通知》《关于全面推广市场准入效能评估平台应用的函》,建立隐性壁垒发现、认定、破除机制。

  (二)科学构建指标体系,分步推进实施。以市场准入事项办理全过程数据为依据,根据行业、领域、地域等不同维度,建立适用省域各级市场准入评估的指标体系,具体包括清单覆盖度、壁垒破除度、审批效能度、准入保障度、主体体验度、政府信用度等。形成指标库和评估方法库,做到“可量化、可采集、可比较”,根据工作进展分步推进实施。

  (三)充分发挥数字化优势,建设评估平台。我省已完成“2个门户”(即对内办公门户与对外服务门户)+“3类应用”(即市场准入负面清单管理系统、市场准入效能评估系统以及破除隐性壁垒工作系统)的平台建设,覆盖各市县(区),实现评估工作的“动态化、自动化、常态化”,全面支撑市场准入效能动态监测。

  (四)全量自动汇聚数据,实现客观评估。依托省公共数据汇聚共享平台与省业务协同平台,省效能评估平台实现与省网上办事大厅、省政务服务APP统一平台、省12345政务服务平台、政企直通车、省社会用户统一认证和授权平台等公共平台的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自动获取评估数据,尽可能减少基层手工填报数据,避免产生体外循环,保障数据采集的“全面、全程、全量”,提高数据采集质量和效率,根据指标体系模型开展客观评估。

  (五)排查清理隐性壁垒,提升准入水平。建立完善隐性壁垒线索收集渠道,一是由省效能评估平台对接省政府12345便民服务平台、“政企直通车”、中国裁判文书网等,自动筛选生成待认定隐性壁垒线索;二是通过在福建省网上办事大厅、闽政通APP建立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专区向社会开放隐性壁垒线索收集渠道;三是由各级发改部门通过省效能评估平台,对日常检查指导中发现的隐性壁垒线索主动录入上报。对于认定的隐性壁垒,在15个工作日内完成壁垒破除工作,并将壁垒破除情况和结果材料录入省效能评估平台,形成壁垒破除情况台账。

附件下载
相关链接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