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三明市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来源:三明市统计局 时间:2022-01-28 11:48

   2021年,全市上下牢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嘱托,按照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力做好“三抓一促”工作,全市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全市地区生产总值(GDP)2953.47亿元,比上年增长5.8%,增幅低于全省2.2个百分点,居全省第9位。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25.09亿元,增长5.8%;第二产业增加值1503.35亿元,增长4.0%;第三产业增加值1125.03亿元,增长8.0%。 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1.0:50.9:38.1,进一步改善。 

  一、生产形势相对平稳,服务业恢复较快  

  1.农业持续稳产保供,增幅创新高。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50.14亿元,同比增长5.5%,增幅高于全省0.4个百分点,创近十五年来新高,居全省第4位,位次与1-9月持平。其中,种植业产值299.21亿元,增长4.6%;林业产值113.28亿元,下降3.2%;牧业产值96.83 亿元,增长18.1%;渔业产值27.46亿元,增长3.1%;服务业产值13.36 亿元,增长4.3%。主要特点:一是粮食产量保持平稳。全年谷物产量同比增长0.5%,其中,稻谷增长0.3%,玉米增长4.3%。二是主要经济作物产量增加。蔬菜增长2.9%,食用菌增长6.0%,茶叶增长6.1%,水果增长8.0%。三是畜牧产量增长较快。全市生猪出栏197.20万头,同比增长27.7%;肉产量22.31万吨,同比增长18.4%。  

  2.工业生产低速增长,产业结构持续改善。2021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6%,较1-9月回落3.4个百分点,低于全省6.3个百分点,居全省末位;两年平均增长3.3%,低于全省2.6个百分点,居全省第7位。主要特点:一是三大门类“两增一降”。从工业生产的三大门类行业看,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4%,制造业增长4.4%,采矿业下降6.1%。二是非高耗能行业增长贡献持续提升。规上工业企业中,非高耗能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0%,比高耗能行业高2.1个百分点;对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的增长贡献率达81.9%,分别较上年、2019年提升6.5个、22.8个百分点。三是装备制造业发展加快。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3.3%,高于全市规上工业9.7个百分点;增加值总量占全市规上工业的17.2%,比重较上年同期提高1.5个百分点。四是高技术行业比重提高。高技术行业增加值增长16.6%,增速高于全市规模工业13.0个百分点;增加值总量占全市规模工业的4.8%,比重较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  

  3.服务业总体恢复较快,餐饮业增势良好。2021年,服务业实现增加值1125.03亿元,增长8.0%,低于全省个百分点,居全省第7位;两年平均增长6.0%,居全省第7位。主要特点:一是批零住餐业稳步增长,餐饮业恢复较快。2021年,批、零、住、餐均保持两位数增长,其中零售、住宿业增速位居全省中游,餐饮业增速位居全省前列,零售、住宿、餐饮两年平均增速均居全省前列。批发业增长24.9%、两年平均增长16.9%,均居全省第7位;零售业增长17.7%、居第5位,两年平均增长10.4%、居第3位;住宿业增长15.8%、第4位,两年平均增长5.4%、第1位;餐饮业在系列提振餐饮消费措施的有力拉动下,增长32.5%,增幅比全省快6.3个百分点, 居全省第2位,两年平均增长15.1%、第1位。二是生产性服务业加速成长,文化体育娱乐业表现活跃。1-11月,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92.78亿元,同比增长19.4%。生产性服务业拉动明显,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长24.8%,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长27.6%,合计拉动规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14.0个百分点,增长贡献率达71.8%。此外,文化、体育和娱乐业表现活跃,同比增长51.9%,高于规上服务业平均增幅32.5个百分点。  

  (二)投资消费持续向好,利用外资增幅居首  

  1.投资保持良好增势新动能投资力度较大2021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0%,增幅高于全省3.0个百分点,连续7个月居全省第2位;两年平均增长8.0%,居全省第2位。其中:项目投资增长9.5%;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6.2%。商品房销售面积353.87万平方米,增长2.1%。主要特点:一是新动能投资快速增长。全市工业投资增长21.3%,高于全市12.3个百分点,居全省第3位。其中,钢铁与装备制造产业投资增长22.5%,新材料产业投资增长25.3%,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投资增长96.5%。二是民间投资活力增强。随着能源、大宗商品保供稳价措施和制造业中小微企业纾困政策落地显效,市场主体活力得到进一步激发,全市民间投资增长12.0%,高于全部投资3.0个百分点,高于全省民间投资6.1个百分点,连续4个月居全省第2位。  

  2.消费规模持续增长,消费结构呈现升级趋势。2021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51.87亿元,增长9.0%,增幅较1-9月回落3.3个百分点,低于全省0.4个百分点,居全省第4位;两年平均增长4.2%,高于全省0.4个百分点,居全省第3位。主要特点:一是限下零售好于限上零售。限额以上企业实现零售额191.38亿元,增长8.0%;限额以下企业和个体户实现零售额657.49亿元,增长9.3%,较限上企业快1.3个百分点。二是基本生活类消费需求较旺。限额以上批零企业销售的21类商品中,14类商品实现增长,占66.7%。其中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最快、增长23.4%,粮油食品类增长11.3%。三是升级类消费较为活跃。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增长22.8%,体育、娱乐用品类增长18.7%,石油及制品类增长17.4%,金银珠宝类增长12.2%,新能源汽车增长10.8%。  

  3.利用外资表现抢眼,增幅居全省首位。2021年,全市实际利用外资2.41亿元,完成年度目标的160.5%,完成比例居全省首位;同比增长70.2%,增幅较1-9月提高33.7个百分点,比全省高64.1个百分点,连续8个月居全省首位;两年平均增长35.1%,居全省首位。  

  (三)民生保障持续有力,居民收入稳步增长  

  1.民生基本支出持续增长,城镇登记失业率下降。2021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11.90亿元,同比增长5.7%,增幅较1-9月提高1.6个百分点,连续3个月居全省第6位。重点民生支出持续增长,其中教育支出增长11.4%,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17.7%。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逆指标)2.64%,比上年末降低0.54个百分点,低于全省0.69个百分点,居全省第2位。  

  2.居民收入稳步增长,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2021年,全市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951元,同比增长8.7%,高出全市GDP增幅2.9个百分点,低于全省0.6个百分点,居全省第6位,位次较1-9月前进1位;两年平均增长7.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2315元,增长7.8%,增幅低于全省0.6个百分点,居全省第7位;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617元,增长10.7%,增幅低于全省0.5个百分点,居全省第6位,位次较1-9月前进2位。城乡居民收入比1.96,比上年缩小0.05,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  

  3.消费价格总体保持平稳。2021年,市辖区居民消费价格(CPI)(逆指标)同比上涨0.3%,涨幅比1-9月扩大0.2个百分点,低于全省0.4个百分点,居全省第6位。12月份当月CPI环比下降0.5%,同比上涨0.9%。八大类商品及服务价格“五涨三降”,其中,交通通信上涨3.3%、教育文化和娱乐上涨1.2%、衣着上涨0.7%、居住上涨0.7%、医疗保健上涨0.4%,其他用品和服务下降4.7%、食品烟酒下降1.1%、生活用品及服务下降0.2%;在食品烟酒价格中,粮食上涨1.0%,鲜菜上涨5.5%,禽肉下降17.1%。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