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时间:2011-05-09 11:12

三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2011125三明市十一届人大六次会议批准

 

 

 

第一章 开创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新局面................ 1

第一节 “十一五”发展成就................. 1

第二节 “十二五”发展环境................. 5

第三节 指导思想和基本要求................. 7

第四节 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 9

第二章 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 13

第一节 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发展.............. 13

第二节 着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15

第三节 积极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16

第四节 完善农村发展体制机制.............. 18

第三章 建设海西先进制造业重要发展区域............ 20

第一节 发展壮大主导产业.................. 21

第二节 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23

第三节 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 26

第四节 整合提升园区扶持发展大企业........ 27

第四章 大力推进现代服务业发展................... 28

第一节 建设海西生态和文化旅游胜地........ 28

第二节 大力培育现代物流业................ 30

第三节 优先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31

第四节 着力拓展生活性服务业.............. 33

第五章 着力实施扩大内需战略..................... 35

第一节 积极扩大和活跃消费需求............ 36

第二节 充分发挥投资带动作用.............. 38

第三节 构建扩大内需的长效机制............ 39

第六章 构建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 40

第一节 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 41

第二节 优化“一轴两翼”发展布局.......... 42

第三节 促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 44

第四节 加快原中央苏区和老区发展.......... 45

第七章 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 45

第一节 着力发展壮大中心城市.............. 46

第二节 激发县域城市发展活力.............. 47

第三节 提高小城镇综合承载力.............. 49

第八章 加快推进海西三明生态工贸区建设............ 50

第一节 高标准建设新增长区域.............. 51

第二节 完善产业发展布局.................. 52

第三节 创新开发建设体制机制.............. 54

第九章 构建现代化的基础设施体系................. 56

第一节 加快建设现代综合交通体系.......... 56

第二节 积极打造重要能源基地.............. 59

第三节 着力提高城乡防灾减灾能力.......... 60

第四节 提升城乡公共设施保障能力.......... 63

第十章 大力推进生态市建设....................... 66

第一节 增强生态环境资源承载能力.......... 66

第二节 全面推进节能减排.................. 68

第三节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产业........ 69

第十一章 加快创建创新型城市..................... 71

第一节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71

第二节 强化创新平台建设.................. 73

第三节 深化科技体制机制创新.............. 75

第十二章 推动教育发展和人力资源建设............. 76

第一节 推动教育优先发展.................. 77

第二节 加强人力资源建设.................. 80

第十三章 优先保障和改善民生..................... 84

第一节 积极促进就业创业.................. 85

第二节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86

第三节 保障人民群众健康.................. 87

第四节 全面做好人口工作.................. 90

第五节 改善居民住房条件.................. 91

第十四章 推动文化大繁荣大发展................... 93

第一节 提升精神文明创建水平............. 93

第二节 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和产业........... 94

第三节 积极推进文化体制改革............. 96

第十五章 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 97

第一节 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97

第二节 推进财政金融体制改革.............. 98

第三节 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环保收费改革.. 100

第四节 增强市场主体活力................. 101

第十六章 提升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 102

第一节 提高利用外资规模与水平........... 102

第二节 转变对外贸易发展方式............. 104

第三节 深入推进跨区域合作............... 105

第四节 深化明港澳侨合作和实施“走出去”战略105

第十七章 构建明台交流合作重要平台.............. 106

第一节 建设海西三明台商投资区........... 106

第二节 建设两岸经贸合作示范平台......... 107

第三节 建设两岸文化交流特色平台......... 108

第四节 建设两岸直接往来高效平台......... 109

第十八章 加强社会管理和民主法治建设............ 110

第一节 提高社会管理水平................. 110

第二节 加强公共安全体系建设............. 112

第三节 推进“平安三明”建设............. 113

第四节 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114

第十九章 确保规划顺利实施...................... 116

第一节 加强政策引导..................... 116

第二节 深入实施项目带动................. 117

第三节 明确实施责任..................... 119

第四节 健全规划实施管理机制............. 120

 

 

“十二五”时期是三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跨越发展、提前三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科学合理编制和有效实施“十二五”规划,对于积极适应新变化、妥善应对新挑战、牢牢抓住新机遇、全面落实新要求,加强三明在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中的地位作用,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具有重大意义。

《三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以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省委八届十次会议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三明市贯彻落实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决策部署的实施意见》和《中共三明市委贯彻落实<中共福建省委关于进一步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来闽考察重要讲话精神推动福建跨越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实施意见》,根据市委七届九次会议审议通过的《中共三明市委关于制定三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称市委《建议》)编制,提出了“十二五”期间三明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目标任务和政策举措,是政府依法履行职责、编制实施各类规划、年度计划和制定相关政策措施的重要依据,是全市人民共同奋斗的行动纲领。

 

 


“十一五”时期,我市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战胜重大自然灾害,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主动融入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大局,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就。“十二五”时期,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加快推进,我市处于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市委做出了推动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重大决策,三明的建设和发展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

“十一五”时期,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开拓创新、团结奋进,全面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成就。

——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2010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GDP)达972.7亿元,年均增长14.7%,人均GDP突破3.6万元;财政总收入达82.2亿元,年均增长17.0%,地方一般预算收入达49.6亿元,年均增长20.8%,地方财力进一步增强,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五年累计突破2500亿元;规模工业产值突破千亿元;中心城市规划建设有序推进,城镇化率五年提高10.9个百分点,城乡区域发展加速推进,“一轴两翼”区域发展格局加快形成,区域发展协调性显著增强。

——产业升级步伐持续加快。现代农业稳步发展,工业主导作用日益凸显,八大重点产业集群快速发展,服务业发展活力进一步增强,三产比例由2005年的22.9:40.0:37.1调整为2010年的17.0:49.6:33.4,产业结构趋于优化。科技综合实力和创新能力不断提升,高新技术产业不断成长,品牌对产业发展的带动力不断增强。

——基础设施条件显著改善。交通能源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泉三、永武高速公路建成通车,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412公里,向莆快速铁路、南三龙快速铁路三明段、三明沙县机场、永宁高速公路、建泰高速公路、中心城市快速通道动工建设,海西综合交通枢纽初具雏形。福建华电永安发电有限公司2×300MW扩建工程、三明主干网等一批重大电力建设项目进展顺利,三明核电项目被列入国家核电发展规划,并已成立核电公司。信息基础设施不断完善,防灾减灾体系不断健全,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

——明台交流合作不断拓展。连续成功举办海峡两岸林业博览会,海峡两岸(三明)现代林业合作实验区建设扎实推进,三明清流台湾农民创业园升格为国家级台湾农民创业园,三明台商投资区规划建设顺利推进,全市累计批办台资企业67家,合同利用台资1.4亿美元。首次成功举办海峡两岸乡镇对口交流会,开展了明台经贸、文化、旅游、教育等一系列交流合作活动,明台经贸与文化交流日趋活跃。

——改革开放迈出新的步伐。集体林权制度及其配套改革走在全国全省前列,农村综合改革试点取得重大进展,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积极有效,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不断完善,土地、资本、人才等要素市场发展进程加快,组建了城投、交通、国有资产经营等融资平台,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体制和政策环境进一步改善。利用外资和对外贸易持续发展,外商在三明投资的大项目增多,五年累计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可比口径)11.5亿美元。生产型出口企业不断壮大,出口产品附加值不断提高,出口龙头企业不断增加,出口国家和地区达148个,五年进出口总额累计42亿美元。                                                                                                                                                                                                                                                                                          

——社会事业全面繁荣进步。科技事业长足发展,三明市、永安市、泰宁县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县)”称号。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施,高中阶段教育持续发展,高等教育办学水平不断提高。城乡居民医疗保障体系基本建立,公共卫生服务得到加强,低生育水平保持稳定。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取得明显成效,文化体育事业更加繁荣。中国丹霞·福建泰宁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提前实现,全民健身活动广泛开展。“平安三明”建设成效明显,社会保持和谐稳定,连续两届被评为“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地市”。

——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创建创业型城市工作深入推进,城镇登记失业率始终保持在较低水平,在全省率先消除城镇“零就业家庭”。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建立,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水平稳步增加,人民群众从发展中得到更多实惠。住房、汽车、健身等高层次消费比重不断提高,消费结构升级加快,人民生活向更加富裕的小康迈进。

——生态环境质量持续优化。全市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环境保护工作取得新进展。森林覆盖率为76.8%,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升至39.6%,城市空气质量明显改善。节能减排目标任务如期完成,污染综合整治取得实效,建成投产了一批城镇污水、垃圾处理项目和循环经济示范点,国家级、省级自然保护区达12个,生态环境质量名列全省前茅。

专栏1:“十一五”规划目标完成情况

序号

   

“十一五”

规划目标

“十一五”目标

实现情况

规划执行情况

指标属性

1

地区生产总值(亿元)

620

972.7

超额完成

预期性

2

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

9.5以上

14.7

超额完成

预期性

3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元)

23500

3.6万元

提前两年完成

预期性

4

三次产业增加值比重

17:44:39

17.049.633.4

第三产业较难完成

预期性

5

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

15以上

16

如期完成

预期性

6

城镇化率(%

50左右

53

超额完成

预期性

7

财政总收入(亿元)

55以上

82.2

提前两年完成

预期性

8

地方财政收入(亿元)

30以上

49.6

提前两年完成

预期性

9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增长(%

13

38.8

超额完成

预期性

10

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

9.5

17.8

超额完成

预期性

11

年均居民消费价格涨幅(%

3左右

2.5

控制在规划目标内

预期性

12

年均实际利用外资(亿美元、可比口径)

1.5以上

2.3

超额完成

预期性

13

外贸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

10

17.3

超额完成

预期性

14

城市(含县城)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70以上

85

超额完成

预期性

15

城市(含县城)污水处理率(%

60以上

70

超额完成

预期性

16

国民平均受教育年限(年)

9

9.4

如期完成

预期性

17

五年累计城镇新增就业(万人)

12

12

如期完成

预期性

18

五年累计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万人)

12.5

25

提前两年完成

预期性

19

城镇登记失业率(%

5以内

2.72

控制在规划目标内

预期性

20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

7

9.1

超额完成

预期性

21

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

5左右

7.8

超额完成

预期性

22

单位GDP综合能耗(吨标准煤/万元)

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1.77

如期完成

约束性

23

森林覆盖率(%

76.8

76.8

如期完成

约束性

24

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

控制在省下达的基数内

 

如期完成

约束性

 

其中:二氧化硫排放总量

6.91万吨

6.91

如期完成

约束性

 

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

4.62万吨

4.62

如期完成

约束性

25

人口自然增长率(‰)

7.6以下

6.2

控制在规划目标内

约束性

26

总人口(万人,不含流动人口)

280以内

265.5

控制在规划目标内

约束性

27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

75

97.9

提前三年完成

约束性

28

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万人)

24.2

25

如期完成

约束性

备注:①本表数据“十一五”目标实现情况为截至2011113日统计数据,最终数据以市统计局正式公布的2010年报数为准;②表中第291011121317182021项指标为五年年均或累计数。

未来五年,世情、国情、省情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我国经济社会呈现新的阶段性特征,工业化、城镇化成为发展两大驱动力量,改善民生成为重要的政策取向,改革进入全面攻坚阶段。我市既面临跨越发展的历史机遇,也面临诸多风险和挑战。

1、面临的机遇

从国际环境看,和平、发展、合作仍是时代潮流,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有利于我市更好地利用国际市场和资源。从国内环境看,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国家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继续加大对海峡西岸经济区和原中央苏区、老区发展的支持力度,为我市更好更快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从省内环境看,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效应持续凸显,省委、省政府支持各设区市发挥优势、竞相发展,继续加大对内陆地区、原中央苏区、革命老区、少数民族聚集区发展的支持,有利于我市改善发展条件、拓展发展空间。从市内环境看,加快发展的总体思路更加完善并在实践中取得积极成效,全市经济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基础条件不断改善,重点产业集聚壮大,开放开发步伐加快,老工业基地、老区苏区、生态、区位和精神文明创建等优势日益凸显,各地比学赶超、奋力争先的势头强劲,全市上下致力发展、干事创业的氛围更加浓厚,充分利用这些蓄势待发的巨大潜能和后发优势,有利于更好更快地推动我市科学发展、跨越发展。

2、面临的挑战

同时,必须清醒看到,今后五年,三明发展也面临诸多风险和挑战。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全球经济增长速度减缓,国内区域竞争日趋激烈,周边地市你追我赶,发展势头迅猛,我市面临更加激烈的人才、市场、技术等方面的竞争。全市发展呈现新的阶段性特征,发展的深层次矛盾依然较多,经济总量不够大,产业结构不够合理,发展后劲不够足,大项目、好项目不多,区域发展不够平衡,城乡发展不够协调,科技创新能力不够强,人口资源环境压力较大,就业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人才总量、结构、素质还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任务繁重,推动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还需不断创新。

面对机遇与挑战,我们要强化机遇意识和忧患意识,科学把握发展规律,要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以更加开阔的视野、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扎实的作风,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积极应对各种压力和挑战,有效化解各种矛盾和问题,不断开创三明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新局面。

认真落实市委《建议》,适应形势的新变化,顺应全市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期待,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着力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推动三明科学发展、跨越发展。

1、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决策部署,坚持“先行先试、加快转变、民生优先、党建科学”,深入落实“四市”发展战略和“一轴两翼”区域发展思路、三次产业协调推进的产业发展思路,围绕建设海峡两岸交流合作重要平台、海峡西岸经济区重要综合枢纽、海峡西岸经济区先进制造业重要发展区域、海峡西岸经济区重要生态和文化旅游胜地的战略定位,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跨越发展为主线,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立足点,深化改革开放,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深入推进明台交流合作,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推动又好又快发展,努力把三明建设成为连接沿海、辐射内陆、联动周边的海峡西岸经济区重要增长极,为提前三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

2、基本要求

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跨越发展为主线,充分体现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充分体现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符合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精神,反映时代要求,切合三明实际。加快转变是推动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必由之路,符合三明发展阶段性特征,是“十二五”时期三明刻不容缓的战略任务。跨越发展是实现科学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是加快转变的必然结果,体现人民群众共同愿望,是“十二五”时期三明最为重要、最为紧迫的目标和任务。在转变中实现跨越、在跨越中促进转变,基本要求是:

—— 坚持解放思想、先行先试。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阔眼界、开阔思路、开阔胸襟,破除一切阻碍发展的思想观念、体制机制和思维定势,支持一切有利于跨越发展的改革探索、创新创造,敢想敢试,敢为人先,勇于担当,比学赶超,以先行先试抢占先机、闯出新路,不断创造跨越发展新优势。

—— 坚持加快转变、跨越发展。按照“好字优先、能快则快,以快促转、转中求进”的要求,把调整优化经济结构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推动经济增长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向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实现更快的发展速度、更高的发展质量、更好的发展效益,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努力走出一条符合三明实际、具有三明特色的跨越发展路子。

—— 坚持改善民生、促进和谐。坚持以人为本,把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优先位置,加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提高社会管理水平,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让人民群众共享跨越发展成果。

—— 坚持科技创新、人才支撑。深入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城市,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加快人才队伍建设,充分发挥科技与人才对发展的支撑作用,推动发展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真正走上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跨越发展轨道。

—— 坚持统筹兼顾、协调推进。正确处理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关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城乡区域发展相协调、速度质量效益相协调、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努力实现各个区域相互融合、重点领域相互促进、关键环节相互衔接,更加协调地推动三明跨越发展。

—— 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大力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领域改革,努力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内对外开放格局,深化明台交流合作,拓展区域协作领域和空间,激发全社会创新创业创造活力,加快构建有利于跨越发展的体制机制和对内对外开放环境。

2015年,经济总量持续壮大,综合实力再上新台阶,缩小与沿海发达地区的差距,基本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要目标。

——经济实力显著提升。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以上,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6.6万元,努力实现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总收入分别比2010年翻一番,地区生产总值突破2000亿元,财政总收入突破200亿元,地方级财政收入超过100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0%以上,2015年固定资产投资额突破2000亿元。

——经济结构更加优化。进一步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超过500亿元,年均增长17%以上;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贡献率明显提高,三次产业比重调整为9:52:39;持续提升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提高到9%;城镇化对发展的带动力不断增强,城镇化率每年提高1.5个百分点以上,城乡区域发展更加协调。

——人民生活持续改善。城乡居民收入大幅度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明显增加,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贫困人口显著减少。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1%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1%以上。人口自然增长率年均控制在7.1‰以内,总人口控制在275万人以内。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完成省下达任务。五年累计新增城镇就业12万人以上。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明显提升。

——改革开放深入推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明显进展,政府职能加快转变,政府公信力和行政效率进一步提高,市场主体活力进一步增强。对内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明台交流合作成效显著,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能力明显增强,年均实际利用外资3.7亿美元,外贸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10%

——社会建设明显加强。基础设施日趋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完善,各项社会事业加快发展。积极促进就业创业,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财政教育支出占财政一般预算支出比重达21%,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8%,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13.3年;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的社会保障覆盖面明显扩大,城镇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达31万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率达82%,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7%,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8.5%R&D(研究与实验发展)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达0.9%

——生态环境保持领先。节能减排力度不断加大,资源和能源利用效率进一步提高。单位GDP能耗、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完成省下达的任务。优化能源结构,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8%。生态环境质量继续领先全省,森林覆盖率稳定在74.5%左右,森林蓄积量稳定在1.15亿立方米左右,耕地保有量不低于281万亩。城市(含县城)垃圾无害化处理率目标值达90%以上,城市(含县城)污水处理率目标值达75%以上。

2020年,经济总量进一步壮大,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突破3000亿元,基本公共服务更加完善,社会就业更加充分,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人民生活更加富足,社会更加和谐,在日趋激烈的区域竞争中赢得主动,为福建发展和海西建设全局做出更大的贡献。

专栏2:“十二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

分类

序号

指 标 名 称

2010

完成

2015年目标

年均增长或提高(%)

指标

属性

1

地区生产总值(亿元)

972.7

力争2000

12以上

预期性

2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万元)

3.6

6.6

11以上

预期性

3

财政总收入(亿元)

82.2

200

15以上

预期性

4

地方财政收入(亿元)

49.6

100

15以上

预期性

5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亿元)

847.8

2000

20以上

预期性

6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

229.5

500

17以上

预期性

7

外贸进出口总额(亿美元)

12.5

20

10

预期性

8

实际利用外资(亿美元、可比口径)

3.0

五年年均3.7以上

预期性

9

三次产业增加值比重(%

17.049.633.4

95239

预期性

10

城镇化率(%)

53

每年提高1.5个百分点以上

预期性

11

年末总人口(万人)

265.5

275

7.1‰以内

约束性

12

城镇登记失业率(%)

2.72

4以内

预期性

13

城镇新增就业人数(万人)

2.43

五年累计12

预期性

14

城镇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万人)

25

31

3

约束性

15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8194

突破3万元

11以上

预期性

16

农民人均纯收入()

6949

11750

11以上

预期性

17

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

95.3

97

约束性

18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

97.9

98.5

约束性

19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率(%)

60

82

预期性

20

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万套)

0.5

完成省下达任务

约束性

21

每千人医疗机构床位数(张)

3.39

4.16

预期性

22

每千人医生数(人)

1.6

1.9

预期性

23

财政教育支出占财政一般预算支出比重(%

19

21

0.4个百分点

预期性

24

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

96.5

98

约束性

25

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年)

11

13.3

0.46

预期性

26

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

84.5

90

1.1个百分点

预期性

27

研究与实验发展经费支出占GDP比重(%)

0.78

0.9

0.02个百分点

预期性

28

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

6

9

0.6个百分点

预期性

29

人力资本投资占GDP比重(%

5.4

8

0.52个百分点

预期性

30

耕地保有量(万亩)

284

不低于281万亩

约束性

31

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

-6.4

2010年下降20%

约束性

32

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

7.5

8

0.1个百分点

约束性

33

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降低(%

--

完成省下达任务

约束性

34

单位GDP能源消耗降低(%

-19

完成省下达任务

约束性

35

主要污染物排放减少(%

 

完成省下达任务

约束性

36

森林蓄积量(亿立方米)

1.15

1.15

持平

约束性

37

森林覆盖率(%

76.8

74.5

约束性

注:①带【】的数据为比2005年下降的比例;②主要污染物指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氨氮、氮氧化物;③非化石能源指风能、太阳能、核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等;④本表数据2010年完成情况为截至2011113日统计数据,最终数据以市统计局正式公布的2010年报数为准。

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是加快转变、跨越发展的重要基础。加快构建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完善强农惠农投入的稳定增长机制,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

把推进农业现代化作为一项重大任务,着力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努力探索具有三明特色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完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加快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农产品精深加工业、生态休闲农业和农产品流通业,促进农业生产经营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

1、健全农业支持保护体系。建立健全农业投入稳定增长机制,确保农业投入总量持续增加、比例稳步提高,不断完善农业保险体系。保障粮食安全,确保全市耕地保有量281万亩,基本农田保护面积243万亩,全市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340万亩,实现粮食总产120万吨以上,加强国家级商品粮基地县建设,落实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努力保持粮食生产能力和自给水平不降低。切实加强“菜篮子”工程,抓好副食品基地建设,增强保障供应能力。严格保护耕地和后备耕地资源,加快农村土地开发整理复垦,高标准建设旱涝保收农田,提高土地产出率。强化农业科技创新,健全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大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肥料、新农药、新机具,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发展现代种业,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

2、大力发展特色优势农业。以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为载体,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大力实施千万亩速生丰产林、高效竹林基地建设,形成产值超100亿元的林竹产业基地;全面推行生态养殖,形成产值超100亿元的生态绿色畜禽水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实施百万亩再生稻、超级稻和百万亩油茶种植基地建设,形成产值超50亿元的粮油生产加工基地;加快海西道地优质药材、生物质能源种植基地建设,形成产值超50亿元的海西生物农业生产加工基地;实施百万亩果蔬基地建设,形成产值超50亿元的海西果蔬生产加工基地;实施百万亩烟田基础设施建设,形成产值超20亿元的优质烟生产基地;实施亿袋食用菌标准化栽培基地和食用菌优良菌种研发中心建设,形成产值超20亿元的食用菌优良菌种研发生产加工基地;加快10万亩生态茶园建设,形成产值超20亿元的海西多茶类生产加工基地;实施10万亩苗木花卉基地建设,形成产值超20亿元的海西最大的鲜切花生产基地和重要的珍贵树种绿化苗木基地。

3、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积极调整农产品加工业结构,发展优势农产品加工业产业集群,培育一批农产品加工示范园区、示范企业,建设农产品物流园区,扶持一批成长性好、带动力强的农民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发展壮大一批农业产业化大企业、大集团,积极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组织+基地+农户”等的经营模式,发展订单农业,完善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培育5家国家级、30家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总额超500亿元,增强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能力。培育特色明显的专业村、专业乡镇。大力发展品牌农业,争创农产品知名品牌。加快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积极实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扶持发展一批影响力大的品牌企业和农产品。

遵循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要求,推动公共财政向农村倾斜,公共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搞好乡村规划建设和管理,强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综合治理,改善农村面貌。

1、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完善建设和管护机制,加快推进以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灌区配套改造和小微型水利设施为重点的农田水利建设,不断改善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完善新农村建设规划,以规划引导新村建设,重点推进中心村和农村社区建设。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农村路网工程、农村电网工程、通信工程、沼气工程建设。加快实施“造福工程”、地质灾害危害点搬迁项目,全面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和灾后重建。加大对农村科技、教育、医疗、文化、广播电视、体育等基础设施投入,努力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

2、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加强农村人居环境建设,构建土壤污染防治监督管理体系,初步形成污染土壤修复机制。控制农药、化肥和农膜等面源污染,加大畜牧污染防治力度。防止城市和工业污染向农村蔓延。开展以清洁水源、清洁家园、清洁田园为重点的农村环境连片治理,加强农村生态创建、修复和环境美化,深入开展“新农村试点示范”建设、农村“家园清洁行动”、“创绿色家园、建富裕新村”行动、生态家园富民工程和生态乡(村)建设,推进高速公路、快速铁路沿线以及重要路段、重要节点的村镇整治,进一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实施农民增收“八大工程”,持续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提高农民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深化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

1、巩固提高家庭经营收入。合理开发农业资源,提高土地利用投入产出效率,大力推广精耕细作,提升农业传统耕作水平,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全面深化现代农业生产、生态、生活等功能开发,因地制宜发展特色高效农业、休闲观光农业、乡村旅游和农村服务业,引导农民在农业功能拓展和多种经营中获得更多收益。建立健全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稳步提高主要粮食品种最低收购价,逐步扩大农产品保护面、提高保护价,利用价格杠杆促进农民增产增收。

2、努力增加工资性收入。推进农村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实施科普惠农工程,大力培养农村实用人才,提高农民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加强就业信息引导,开展劳务供需对接,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平稳有序外出务工。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建立健全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制度,实现农民工就业机会、劳动报酬、技能培训、劳动保护、子女就学、社会保障、福利待遇等与城镇就业人员享有同等待遇。大力发展中小企业,增强中小企业吸纳当地农民转移就业能力。增强县域经济发展活力,加强小城镇建设,加大农村基础设施投入,扩大以工代赈规模,促进农民就地就近转移就业,增加农民劳务收入。积极引导农民自主创业,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

3、大力增加转移性收入。进一步健全“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机制,不断加大对“三农”的反哺支持力度,及时兑现农资综合补贴、良种补贴、粮食直补、农机具购置补贴“四补贴”政策,落实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新增种粮补贴重点扶持种粮大户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实现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继续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和报销水平;逐步提高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和五保水平。采取“部门挂钩、资金捆绑、干部驻村”方式,推进扶贫开发,实现农村低保制度和扶贫开发政策的有效衔接。

4、创造条件增加财产性收入。搞好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加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健全流转市场,确保农民分享土地承包权流转过程中的增值收益。完善农村宅基地制度,严格宅基地管理,依法保障农户宅基地使用和收益权。改革征地制度,完善征地补偿机制,实现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与国有建设用地同权同价。依法征收农村集体土地,按照同地同价原则及时足额给农村集体组织和农民合理补偿。探索迁入城市定居的农民工承包地和宅基地有偿退出机制,允许其通过市场自愿转让获得财产收入。

深化农村改革,创新农村工作机制,健全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优化农村发展环境,增强农村发展活力。

1、深化农村综合配套改革。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保持农村土地承包关系长久稳定不变。在依法自愿有偿和加强服务基础上,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深化集体林权制度综合配套改革,确保产权明晰到户、林权证发放到户,发展林业合作经济组织,促进林业资源合理配置和深度开发利用,推动森林资源资本化运作,加快永安市全国林业改革与发展示范区建设,推进国有林区林权制度改革,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继续走在全国全省前列。完善城乡平等的要素交换关系,加快生产要素向农村合理流动配置。实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机制,完善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流转和宅基地管理机制。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探索贷款抵押、质押等方式,扶持发展农村小额信贷、农业担保公司,加快培育村镇银行、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金融组织。积极申办沙县农村金融改革试验区。健全农业保险制度,建立财政支持的农业巨灾风险分担机制。

2、建立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快建立公益性服务和经营性服务相结合、专项服务和综合服务相协调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强农业公共服务能力建设,健全农业技术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监管等公共服务机构。培育多元化、多层次、多形式的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支持供销社、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服务公司、专业技术协会、农民经纪人、龙头企业等提供多种形式的生产经营服务。积极发展农产品流通服务,加快建设流通成本低、运行效率高的农产品营销网络,发展农产品大市场大流通。继续推进“乡镇三农服务中心”、“通信信息化助建新农村”等项目建设,健全和完善覆盖全市的农业综合信息网络与平台。建立可追溯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体系,强化从生产源头到餐桌消费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过程监管。

3、创新农村工作机制。深入实施“168”党建工作机制,创新服务“三农”长效机制,完善干部驻村任职、农村“六大员”、科技特派员等制度。稳步推进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继续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探索建立农村社会工作者队伍。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增强村级集体经济实力。深入推进开发式扶贫,加大扶贫开发力度,逐步增强贫困人口自我发展的能力。加强村级公共服务基础平台建设,探索建立新型农村社区管理体制,提高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能力。健全村民自治机制,保障农民参与政治事务、公共管理和公益事业的合法权益。

 

专栏3: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相关概念

农民增收“八大工程”:粮食生产“一稳两高”工程 经济作物提升工程 畜牧水产健康养殖工程 林竹产业挖潜工程 农村服务业拓展工程 农业产业化带动工程 农民就业创业工程 扶贫开发到户工程。

农村“家园清洁行动”:以农村垃圾污染治理为主要内容,同时积极开展农村污水治理工作,逐步实现管网通、沟渠通、道路通和集中收集垃圾、集中汇集污水、集中无害化处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创绿色家园、建富裕新村”行动:以增加农民收入和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为重点,以加快非规划林地造林、创建园林式乡村为抓手,以绿化促美化,以绿化促文明,以绿化促致富,推进农村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

生态家园富民工程:是以沼气建设为核心,以农户庭院为依托,综合利用可再生能源技术、农村节能技术、生态农业技术,实施“改厕、改圈、改厨、改院”等配套工程,实现农户“家居温暖清洁化、庭院经济高效化、农业生态无害化”。

168”党建工作机制:即健全一套目标责任体系,实行六步工作法,发挥八个方面作用。健全一套目标责任体系就是组织实行目标管理,个人实行设岗定责;六步工作法就是实行征求意见、议事决策、任务分解、公开承诺、组织实施、考评奖惩的六步工作法;发挥八个方面作用就是村党支部发挥领导核心作用、村委会发挥组织实施作用、党员队伍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群团组织发挥生力军作用、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发挥服务带动作用、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挥协作互助作用、老人协会发挥参与帮助作用、农民群众发挥主体作用。

农村“六大员”:确保每个建制村有农民技术员、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协管员、计划生育管理员、国土资源和规划建设环保协管员、乡村医生、文化协管员。

建设海西先进制造业重要发展区域是加快转变、跨越发展的有力支撑。加快重点产业调整振兴,推进传统产业高端化、高新技术产业化、新兴产业规模化,抢占产业发展高地,努力打造海峡西岸先进制造业重要发展区域。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大力促进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着力发展结构优化、技术先进、清洁安全、附加值高、资源消耗低、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

坚持自主创新与消化吸收再创新相结合、深化内涵与拓展外延相结合、重点突破与全面提升相结合,做强大产业,突出发展壮大汽车及机械、冶金及压延、林产加工、矿产品深加工、纺织五大主导产业,加快产业链延伸,不断提高产业集中度和综合配套能力,建设载重汽车、金属新材料、林产品深加工、矿产品加工、纺织五大产业基地,力争五大主导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提高到70%以上,力争把汽车及机械产业打造成千亿元产业集群。

——汽车及机械产业。以中国重汽重组永安汽车为契机,扎实推进中国重汽集团福建海西商用车基地建设,加快发展商用汽车制造,带动零部件加工产业链发展;做大做强高等级橡胶机械、路面机械及环保设备,提升高精度数控机床产品,拓展大型装备制造,促进产业向高端发展;积极承接台湾装备产业转移,重点推进与台湾电机、数控机床、农业机械、矿山机械、食品机械、纺织机械等产业的对接,发展适合中小企业专业化、规模化生产的专用设备产品。着力提升三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金沙园、载重汽车城等机械装备制造平台建设,重点实施中国重汽福建海西汽车20万辆商用车、三明齿轮箱和永安轴承异地搬迁扩改、厦工三重工程机械技改等项目。

——冶金及压延产业。以产品结构调整为主线,积极稳妥发展有色金属冶炼及深加工,发展高强度钢材、复合金属材料、功能材料、工业用板材、型材等产品,着力推动铜、钨、镍、铅、锌、稀土、不锈钢等精深加工,延伸产业链。重点推进三钢集团技改及新产品开发、三钢小蕉实业公司不锈钢复合板材及产业链、将乐轻合金产业化、将乐通海镍合金产业化、尤溪铅锌深加工和宁化钨、铜铝制品深加工等项目。

——林产加工产业。大力推进林纸、林板一体化,延伸产业链,拓展关联产业,推动产业集聚发展。制浆造纸着重通过扩建、并购方式,做大制浆规模,纸品向高档文化、生活、工业用纸方向发展,重点实施青纸制浆系统技改、福建铙山纸业20万吨特种纸等项目;人造板及木竹制品产业要整合林产资源,着重建立以中纤板、刨花板、人造板为主要基材的木材加工体系,大力发展家具、家居装饰产业,引进大项目,着力开发板式、实木、竹藤、钢木、塑木等家具,重点实施大田盛世桃园重组木、清流捷鸿家具生产、泰宁“凯西门都”等项目;加强竹深加工研究开发,发展壮大竹加工产业链,重点建设福建丽达年产10万吨二醋酸纤维、泰宁金湖炭素10万吨竹基活性炭等项目;林产化工着重以松香、天然植物香料和植物提取物为原料,重点推进油墨树脂、胶粘剂、药用活性炭、香精香料、日用化工等高附加值产品开发。

——矿产深加工产业。加强煤、石灰石、萤石、重晶石、石英石、铅锌及其它金属矿地质详查和周边勘探,合理开采,并引进外埠矿产资源,为我市水泥、铅锌冶炼、火力发电、氟产业、硅化工产业等相关工业项目提供资源后备保障。大力整合矿产资源,充分挖掘萤石、重晶石、石灰石、石墨、石英石、钾长石、花岗岩、高岭土等主要非金属矿深加工潜力,开发纳米、改性新材料。推进矿产业加工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提升矿产附加值。

——纺织产业。重点发展高新技术纤维、产业用纺织品,

带动棉纺、织造、染整、涂层制革、服装等产业链整体水平提高。发展新型化纤新材料,开发加工高附加值的维纶、聚酯短纤及长丝;改造提升革基布产业,形成新型产业用纺织品规模优势;开发各种产业用和家纺装饰用面料,拓展纺织面料的使用领域。推进向下游产业链延伸,承接沿海产业转移,提升设备水平,加快建设集研发、设计、制造和服务为一体的纺织服装产业基地。拓展永安“中国新兴纺织产业基地市”、尤溪“中国革基布名城”品牌效应,把三明建成福建省无纺布、合成革基地和集纤维、纺纱、织造、染整、制革、服装为一体的大型纺织产业集聚区。重点实施福建闽申三纺异地扩改、宁化长宁棉纺生产、大田格林童装名城、尤溪星纺聚酯及化纤、永安市宝华林超高强高模纤维及复合材料、福建万华实业超纤无纺布和PU革等重大项目。

立足产业基础和潜在优势,选择生物医药及生物、新材料、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作为主攻方向,大力引进和发展一批高成长性的企业和项目,实现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年均增长30%以上。

1、推动重点领域加快发展。坚持把生物医药及生物产业作为发展新兴产业的重点,发挥国家林业生物产业基地作用,突出围绕生物医药、生物制造、生物化工、生物农业等领域,加快建设三元荆东、明溪十里埠生物医药园区和各县生物医药功能小区,重点推进红豆杉、雷公藤、草珊瑚、虎杖、黄精、金线莲、牛樟芝等药用植物和道地药材等生物产品深加工,实施华灿酶制剂、麦丹生物科技园等项目,大力实施良种工程,发展绿色农用生物制品,着力培育10家左右销售收入超5亿元龙头企业,产业产值年均增长30%以上,建设全省有较大影响的生物医药及生物产业基地。加快发展新材料产业,着力推进不锈钢复合板、轻合金、竹纤维、氟硅钙材料、新一代轻纺化工材料的工艺技术创新和深加工应用产品开发,重点培育形成10家销售收入超10亿元的企业,产业产值年均增长35%以上。积极发展新能源及节能环保产业,加快引进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太阳能光伏、节能照明产品及器件、垃圾处理装备及资源综合利用项目,提高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培育形成一批销售收入超5亿元的企业,力争培育2家超30亿元龙头企业,产业产值年均增长25%以上。

2、打造新兴产业集聚基地。以引进大项目、培育大基地为导向,发挥三明高新技术产业园和各省级经济开发区的载体作用,吸引社会资金、技术、人才等向优势企业、产业园区和基地集中。根据不同县(市、区)资源禀赋差异性,突出产业特色,实行错位发展,优化新兴产业区域布局,构建新兴产业区域性相对集聚平台。发挥骨干企业辐射和带动作用,加强专业化配套协调,引导中小企业集聚,实现产业规模化发展,培育一批具有一定影响力、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和产业基地,推动新兴产业跨越式发展,带动全市产业优化升级。

3、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各级财政加大对新兴产业发展的资金扶持,支持企业开展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促进新兴技术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深度融合。逐步扩大政府新兴产业创业投资资金规模,引导和带动社会资金投向创业早中期阶段的创新型企业。全面落实自主创新税收激励政策。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信贷支持力度,完善融资担保体系,拓展融资渠道,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上市融资或发行债券融资,积极发挥多层次资本市场融资功能,支持新兴产业加快发展。

专栏4: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领域

国家现阶段重点培育发展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业、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七个战略性新兴产业,我省重点培育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与新医药、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海洋新技术等七个战略性新兴产业,我市将生物医药及生物、新材料、新能源和节能环保等4个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主攻方向。

生物医药及生物产业:

1、生物工程产业:酶工程、发酵工程等技术研究及产品开发,工业催化、生物改性、生物转化等酶产品;高端生物保健食品、药品、生物基础材料等。

2、生物医药:重组蛋白质药物、治疗性抗体、血液制品、微生物药品;化学药品原药和制剂;预防、诊断重大传染病的新型疫苗、诊断试剂和器械;心脑血管、抗肿瘤、抗乙肝病毒、抗艾滋病等;治疗肿瘤、免疫功能性疾病、病毒性疾病和老年性疾病的中成药;中药材种植及中成药加工制造。

新材料产业:

3、新型光电材料:微电子、光电子、半导体照明、平板显示、柔性显示等材料及器件;晶体、有机导电、发光和光伏、光刻胶和高纯化学试剂等精细加工材料;封装材料、光纤材料、电子陶瓷材料、微电子互连材料、集成电路板材等。

4、功能稀土材料:稀土冶炼分离技术及稀土金属、合金;稀土磁性材料及稀土电机、稀土贮氢材料及应用产品、稀土荧光粉及照明器件、稀土功能助剂、稀土转换膜、超大磁致伸缩材料、稀土硫化物涂料及颜料等。

5、新一代轻纺化工材料:新型工程塑料、工程纤维、无纺布等;电子电工、汽车与机械、造纸与包装等各类特种用途的化工新材料;陶瓷纤维材料、氧化铝纤维、竹纤维、新型差别化纤维或功能化纤维等。

新能源产业:

6LED和光伏产业:LED上游衬底材料、外延、芯片及大功率、模块化封装工艺研发;照明、背光源、屏幕显示产品等;太阳能级多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及发电系统。

7、动力与储能电池产业:动力聚合物锂离子电池、超级电容器等;风能、太阳能储能电池。

8、新一代生物质能:生物质气化和液化系统设备、生物质液体燃料原料。

节能环保产业:

9、高效节能型电机、变压器、锅炉及电站锅炉、烧结机脱硫技术与装备、紫外C消毒、废水膜治理回用等;高效节能照明产品、节能电器;工业固体废弃物回收利用、生活垃圾及污泥资源化处理、噪声与振动治理技术设备等。

 

着力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化工、建材等传统优势产业,做大做强建筑业,推进兼并重组,鼓励企业开展品牌创建、研发设计,开发应用新型材料,促进产品升级换代,提升传统优势产业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化工、建材、建筑产业各形成产值超300亿元的产业集群。

——化工产业。重点发展化肥农药,化学原料,精细化工。开发高效、低毒、广谱,安全、经济、方便的农药新产品,发展以尿素、碳铵和普钙为基础的复合肥、专用缓释肥和长效肥。应用先进技术工艺,开发氟新材料和医药中间体,延伸氟精细化工产业链。着力推进三元黄砂化工园、清流和明溪氟化工专业园建设,重点实施福建三农搬迁扩改、明溪和清流氟精细化工开发、永安智胜硝基复合肥开发等项目。    

——建材产业。加快淘汰落后水泥产能,重点发展新型干法旋窑水泥,开发特种水泥,建成全省新型干法水泥生产基地,支持有条件企业兼并扩张,打造水泥大型企业集团。在传统的建筑材料基础上,大力开发高强复合板、防水阻燃复合板、高档石材石雕、防水密封材料、高分子水泥助磨剂、节能环保新型墙体材料等低碳环保建材,促进建材工业发展上新台阶。重点实施将乐新达年产20万平方米防水保温板材、180万平方米新型墙体材料等项目。

——建筑产业。着重推进企业兼并重组,优化建筑业产业结构,扶持企业做大做强,引导企业调增资质、晋升等级,拓宽业务领域和范围,鼓励企业拓展区外市场,提升企业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完善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实施施工安全文明标准化和质量安全动态监管,提升工程质量安全整体水平。

以产业集聚延伸、培育产业龙头企业为重点,整合提升工业园区,培育一批专业特色鲜明、品牌形象突出、劳动力素质高的大企业大集团。

 1、整合提升园区打造大平台。调整优化各类园区开发布局,完善园区配套设施建设,整合提升现有产业园区,加快开发新的工业园区,建设特色产业园区,推进市、县(区)联合建设产业园区,联合开展招商引资,共享产业发展成果。推动有条件的省级开发区升级为国家级开发区,提升拓展各类园区整体功能,推动优势资源要素向园区集聚,重大产业项目向园区集中,吸引跨国公司、央属企业和大型民营企业落户园区,吸引台湾、沿海地区产业向园区转移,形成5个以上产值超百亿元、5个以上产值超50亿元的园区。

2、培育大企业塑造大品牌。通过扶持优势企业、整合现有企业、对接央属企业、引进大型企业,加大企业上市工作力度,加快大企业大集团培育,发挥大企业大集团的龙头带动作用,形成 3个年产值超100亿元大企业、30 个年产值超10亿元大企业,新增上市企业5家以上。支持企业争创和经营品牌,鼓励企业标准化建设和计量技术建设,参与制定国际、国家、行业标准,提升品牌综合竞争力和产品市场占有率,力争中国名牌产品、中国驰名商标达到20件(枚)以上。

大力推进服务业发展是加快转变、跨越发展的战略重点。着力促进服务业总量扩张、结构优化、比重提高、水平提升,构建城乡统筹发展、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协调发展的服务业发展体系,壮大提升城市服务经济,促进服务业主体市场化、经营产业化、投资多元化、品牌特色化,增强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主动融入“海峡旅游”发展大局,进一步整合全市旅游资源,加快旅游项目建设、完善旅游产品体系、拓展旅游客源市场,推动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构建“一龙头、一中心、三个区”的旅游发展格局,力争实现游客接待量、旅游总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把三明建设成为海峡西岸重要的生态与文化旅游胜地、国内知名山水安养乐园和世界客家寻根朝圣祖地。

1、壮大泰宁旅游龙头。充分发挥泰宁世界自然遗产地、世界地质公园的品牌效应,促进旅游资源优势向客源优势和经济发展优势转化,加快建设海峡旅游(三明泰宁)产业园,开发丹霞观光、山地度假、古城体验等龙头产品,培育乡村养生、文化创意等新型业态产品,拓展观光、休闲、文化等精品旅游线路,把泰宁打造成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旅游目的地;将乐、建宁、宁化主动对接泰宁旅游,打造溶洞观光精品,开发闽江源山地休闲运动基地,共同构建集山、水、洞于一体的生态旅游度假区。

2、做大做强主轴旅游。加快规划建设三明旅游集散服务中心,开发三明市区、沙县、永安城市旅游资源,完善城市公园、城市道路交通和城市旅游标识,建设沙溪滨河景观,梅列瑞云山、仙人谷、虎头山系植物园,三元百年栲、千年寨、万年居,沙县淘金山、小吃城、汽车公园,永安桃源洞、天宝岩、安贞堡、抗战文化村等旅游景区和重点项目,增强城市旅游服务功能。

3、拓展县域旅游板块。加快建设清流国际生态温泉度假区、大田仙峰养生度假区、九龙湖水上体育训练中心、宁化世界客家始祖文化园,构筑以温泉疗休、水上运动、客家文化为特色的休闲体验旅游区和国家级体育训练基地;突出尤溪朱子故里、大田高山茶园、闽湖水上运动训练与休闲等优势,建设以修学观光、体育休闲和乡村旅游为特色的新兴旅游区。立足我市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以7个原中央苏区县为重点,以高速公路、快速铁路网为依托,建设完善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点),开发红色旅游与绿色生态旅游相结合的精品旅游线路。

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打造海西重要物流节点,把现代物流培育成为带动国民经济发展的新产业。

1、构建现代物流产业体系。以打造“海峡西岸经济区重要的物流节点”为目标,充分发挥三明海峡西岸“东进西出、南连北接” 综合交通枢纽的区位优势,着力构建宁化、建宁、泰宁等对接内陆的省际商贸物流通道和大田、尤溪对接沿海的现代物流通道。重点加快海西三明现代物流产业开发区、三明城市物流园区,三明陆地港综合区、保税物流中心、金属材料交易信息平台等“两园十一中心三平台”物流项目建设,推进和完善“物流节点-物流园区-物流配送中心”三级物流运作设施网络,大力发展甩挂运输、集装箱、多式联运等先进运输组织方式。逐步形成以冶金压延、机械制造、矿产加工、林产加工等重点产业为依托、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以第三方物流为特色、以铁路、公路物流为主体的社会化、专业化、现代化的物流产业体系。

2、加快培育现代物流企业。鼓励生产和商贸企业按照分工协作的原则,剥离或外包物流功能,整合物流资源,促进企业内部物流社会化,引进第三方物流企业。推动物流企业与生产、商贸企业互动发展,促进供应链各环节有机结合。鼓励现有运输、仓储、货代、联运、快递企业的功能整合和服务延伸,加快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型。加强与国内外知名物流企业合作,建立重点物流企业、物流项目认定机制,确定一批重点扶持的现代物流企业,培育一批核心竞争力强、规模大的物流企业集团。对重点扶持的物流企业和项目,在投融资、土地使用、电力使用、税费、技改等方面给予优惠,发挥典型示范和项目带动作用。

3、加快推进物流信息化、标准化建设。准确掌握物流业发展情况、发展态势,在全市范围内开展社会物流统计核算试点工作,建设物流信息平台。加快物联网技术在物流业的推广和运用,逐步实现物品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鼓励物流企业参与国家、行业和地方物流标准的制定与实施工作,积极开展现代物流标准化试点,建设一批国家级、省级物流业标准化试点项目,推动物流企业在关键环节实行标准化管理和运作。

加快发展金融、中介会展、科技服务、信息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开发新的增值环节,促进服务业与工业的融合互动,使生产性服务业成为推动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引擎。

1、金融服务。充分发挥国有商业银行和政策性银行的融资主渠道作用,以各类担保组织、小额贷款公司为补充,积极探索组建大型财务公司,扩大信贷规模,增加金融业务品种,开展各类消费信贷业务。建立权益资产评估市场和转让市场,为科技型企业抵(质)押融资贷款创造条件。完善农村金融体制,加快培育村镇银行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加快建立商业性金融、合作性金融、政策性金融相结合,资本充足、功能健全、服务完善、运行安全的农村金融体系,切实加强和改善农村金融服务。积极发展人寿保险、健康保险、平安保险及其他各类保险。吸引国内外知名的股份制银行和保险公司来明设立分支机构,提升金融保险业的服务水平和档次。

2、中介会展。积极发展和规范法律、咨询、会计、审计、评估、广告等中介服务业,鼓励本地中介机构加盟挂靠知名公司发展壮大,加快发展与高技术企业和高技术成果转化相关的科技中介评估服务机构,发展区域性技术知识产权交易市场,形成专业化、高水平的商务服务体系。加快推动会展业的专业化、品牌化、信息化和国际化,完善会展业的管理体制和市场机制,加强与国内、国际展览公司的合作,大力培育本地龙头会展企业,努力扩大三明“海峡两岸林业博览会”、“沙县小吃文化旅游节”、“福建·永安笋竹旅游文化节”、“中国丹霞(泰宁)文化旅游节”、“宁化世界客属祭祖大典”、“大田高山茶文化节”的国内外影响力,打造海西一流、国内知名、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会展品牌,努力建设海西中部商务会展中心。

   3、科技服务。推动科技创新活动向市场化、专业化方向发展。积极参与国家及省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工作,争取引进国家级科技服务项目。鼓励和支持专业性科技服务机构和企业发展,为现代产业发展提供委托研究服务、公共技术服务和生产性技术服务。依托省内外及港澳台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建设公共技术平台,为企业提供产业共性技术服务。依托市生产力促进中心,加快培育一批科技中介服务机构,提升科技中介机构服务能力和水平,增强科技型企业孵化器孵化功能,构建社会化、网络化生产力促进中心服务体系,为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提供专业化服务。

4、信息服务。加快构建先进的枢纽型信息基础设施体系,重点建设以光缆为主体的全市高速信息骨干网,提高城市主干网络的传输能力和交换能力,全面拓展基于多网络的信息增值服务业。以物流、旅游产业为重点,积极推动物联网发展和应用。突出抓好无线射频识别技术(RFID)的应用,加快建设物流信息管理软件和面向供应链管理的信息平台、面向应用的数据挖掘服务平台、电子商务信用保障平台等,努力建设海西中部电子商务中心。

着力拓展商贸、文化创意、社区服务等生活性服务业,不断丰富消费服务产品类型,满足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和多样化需求。

1、商贸服务。坚持“扩城”与“拓市”并举,围绕着中心城市发展,提升中心城市商业发展品位,大力发展和提升城市特色商业街、连锁经营、特许经营、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等新型流通方式和经营业态,改造提升百货、批发市场、餐饮住宿等传统流通业态,扶持“老字号”的创新发展。市区着力打造阳光城商圈、徐碧新城商圈、新市北路--瑞云路汽车商圈、列西商圈、下洋会展商圈、台江商圈等市区特色商圈,积极引进名牌商贸企业入驻。做大做强一批具有区域辐射力的专业批发市场,力争海西金属材料制品市场年交易额超100亿元以上,形成汽车综合服务集中区等1-2个年交易额超50亿元以上的专业市场。完善、提升县域商业中心和网点设施建设。

2、文化创意。紧紧围绕三明创新型城市建设的目标,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城乡统筹、多元发展、特色取胜”的原则,以创意为核心、文化为灵魂、科技人才为支撑、园区为依托、产业化为方向,通过政策支持和规划引导,有效整合三明老工业基地、老区苏区、文明创建、生态和区位优势,整合客家文化、朱子文化、红土地文化、抗战文化、古人类文化、慈航文化等独特文化资源,充分发挥三明客家之源、闽人之源、闽江之源、闽学之源的“四源”、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国家园林城市优势品牌优势,努力营造适宜创意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完善文化创意产业综合服务平台,依托闽台文化创意产业园和海峡闽中动漫创意文化产业园等,引进文化龙头企业,发展投资主体多元化的文化创意企业集团,培育文化产业群,重点发展现代传媒、设计创意、工艺美术、民族时尚消费等领域文化创意产业。大力发展文化数字传媒产业,将文化创意产业培育成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支柱,努力把三明建设成为海西中部文化创意产业集聚中心。

3、社区服务。进一步发展社区文体科教服务,加强基层社区群众性文化娱乐、体育健身团队和科普宣传队建设,发展社区教育,加强社区文体科普设施建设,建设社区电子阅览室(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点),积极推进企事业单位文体科普设施向社区开放,加强服务设施管理。完善社区医疗卫生服务,基本形成以二、三级医疗保健机构为基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为技术支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为主体、其他社会医疗机构为补充的社区卫生服务网络。进一步完善社区商贸服务网络,合理布局便民商业网点、停车场和再生资源回收站,改造提升现有商业、服务业网点和设施。鼓励发展家庭保洁、烹饪、保姆、老年人护理等多种类型的社区家政服务,重点扶持一批规模较大的社区家政服务公司。初步建立起以老年福利、生活照料、医疗保健、体育健身为主要内容的老年服务体系。

专栏5:大力推进现代服务业发展相关概念

“一龙头、一中心、三个区”的旅游发展格局:即一个旅游龙头,一个旅游服务集散中心,三大区域旅游板块。 “一个旅游龙头”是指泰宁旅游龙头。围绕建设世界自然遗产地、国内一流休闲旅游目的地的旅游定位,加快泰宁旅游产品的提升转型,开发丹霞观光、山地度假、古城文化等旅游龙头产品,以“水上丹霞、灵秀泰宁”为主题形象,积极拓展观光、休闲、文化等精品旅游线路,推动市域内主要景区的联动发展,逐步建成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旅游目的地。“一个旅游服务集散中心”是指三明旅游服务集散中心。依托三明国家综合枢纽的建设,规划建立三明旅游服务集散中心,配套旅游咨询、餐饮住宿、休闲购物等设施,开通直达终点景区(点)的旅游专线,为游客提供方便、快捷、优质、高效的旅游综合服务区。“三大区域旅游板块”是指以永安、三元、梅列和沙县为主体的“沙溪滨河城市休闲旅游区”,以将乐、泰宁、建宁、宁化、清流、明溪为主体的“山水客家观光度假旅游区”和以尤溪和大田为主体的“书香茶园文化体验旅游区”。

两园十一中心三平台:“两园”是指海西三明现代物流产业开发区和三明城市物流园区;“十一中心”是指三明“陆地港”综合区、保税物流中心、华油仓储物流中心、三明烟草两烟物流中心、市粮食仓储物流中心、三元大坂物流中心、三明农资物流配送中心、福建钢铁物流中心、三明机械及铸锻产品物流中心、永安工业物流中心、建宁闽赣边贸物流中心;“三平台”是指金属材料交易信息平台、城市物流信息平台、公路运输信息平台。

商圈:是指商店以其所在地点为中心,沿着一定的方向和距离扩展,吸引顾客的辐射范围,简单地说,也就是来店顾客所居住的区域范围。无论大商场还是小商店,它们的销售总是有一定的地理范围。这个地理范围就是以商场为中心,向四周辐射至可能来店购买的消费者所居住的地点。

扩大内需是加快转变、跨越发展的长期战略方针。要正确处理扩大内需与拓展外需、增加投资与扩大消费关系,加快形成内需外需双向并举、投资消费协调拉动的经济增长格局。

把扩大消费需求与改善民生结合起来,通过促进就业、调整收入分配格局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激活即期消费,营造便利、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不断提高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1、提高消费能力。以实施扩大就业战略为导向,加大财税、金融、产业等政策促进就业和创业的力度,千方百计增加就业岗位,夯实居民消费基础。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稳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和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鼓励增加经营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提高中等收入人群比重。建立有利于提高劳动报酬的职工工资决定机制、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不断增加劳动者特别是一线劳动者劳动报酬,使劳动者工资增长与国民经济增长和企业利润增长相匹配。进一步完善最低工资保障相关规定,稳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切实提高低收入者收入。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切实增加农民收入。继续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部分优抚对象待遇和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增强居民特别是中低收入者消费能力。

2、改善消费预期。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加快住房、教育、医疗、保险等改革的步伐,降低预防性储蓄,改善居民消费预期。继续实施鼓励消费的财税、金融政策,积极落实家电、汽车、摩托车、农机、节能产品的消费优惠政策,提高即期消费。完善住房消费和调控政策,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推进农村危房和老城区改造,促进普通商品住房消费,扩大和带动家具、家电、家纺、家饰等各类消费。支持和鼓励生产和零售企业开展“收旧售新”、“以旧换新”业务,带动新产品销售,增强居民消费意愿。

3、拓宽消费领域。全力拓展专业市场,打造营销联盟,巩固发展优势特色消费,增加消费有效供给。激发消费潜能,积极培育文化娱乐、教育培训、体育健身、休闲旅游、家政服务等消费类型,促进消费结构优化升级。积极发展电子商务,大力推进网上购物等新型消费模式。积极发展城市社区商业,实现县城以上城市生活小区在一定范围内配有便捷规范的商业网点。加快农村流通网络建设,持续推动“万村千乡”市场体系建设,农家店覆盖所有较大建制村,积极开拓农村消费市场。加快发展新型消费业态,鼓励个性化消费,引导网上消费、信息消费等进一步大众化。

4、优化消费环境。放宽服务业市场准入,营造多种服务业态、服务模式竞相发展的宽松氛围,促进休闲型、发展型服务消费增长。加快商贸流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合理布局大型商贸中心和超市等商业网点,培育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中心商圈,打造具有特色的商业街区,建设一批特色专业市场,完善便民服务设施,为扩大消费创造条件。健全消费者权益维护机制,强化消费市场监测监管,规范商品与服务消费市场秩序,严厉打击市场交易中的欺诈、垄断、歧视、暴利、倾销和假冒伪劣等行为,努力营造“买的放心、吃的安心、用的舒心”的消费环境。全面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开发完善各类消费信贷产品,扩大信用规模,提高信用消费水平。

进一步强化产业支撑,以深化项目竞赛活动为重要抓手,充分发挥投资对扩大内需的拉动作用,扩大投资规模,调整优化投资结构,优化投资环境,提高投资质量和效益,促进投资持续较快增长,力争投资增速超过全省平均水平,工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达45%以上。

1、增强投资内生动力。充分发挥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和企业的投资主体作用,持续加大投资力度,增强投资内生动力。深入实施项目带动,拓展项目来源,加强重点产业、基础设施和城市建设投资,提高项目投资规模和技术水平,增强重大项目建设对全社会投资的带动作用。创新项目管理运作机制,建立健全重大项目策划生成、储备管理、协调推进、滚动建设、联手督查和考核通报制度,推动形成重大项目滚动建设、投资持续较快增长的态势。落实鼓励和支持民间投资的相关政策,进一步激活民间投资,实施明商“回归工程”,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大力吸引央属企业、跨国公司、大型民营企业和知名台资企业投资,促进多元资本投入。用好用足中央支持加快海西建设和原中央苏区、老区发展的优惠政策,积极争取更多的政策、资金和项目支持。加强地方政府与银行的沟通合作,健全项目推介会制度,稳定银企合作机制,加强风险控制和管理,争取更多信贷资金支持。规范各类投融资平台,发挥金融服务保障作用,促进投资持续较快增长。

2、优化投资结构。围绕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发挥政策导向作用,引导各类投资向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倾斜,加强民生和社会事业、农业农村、科技创新、生态环保、资源节约等领域的投入,有效扩大最终需求。加强重大产业项目投资,提高产业投资比重。严格执行投资项目用地、节能、环保、安全等准入标准,有效遏制盲目扩张和重复建设。明确界定政府投资范围,规范国有企业投资行为,注重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确保中央和省扩大内需项目顺利完成并发挥效益。

3、改善投资环境。建立健全服务机制,完善项目服务配套,打造务实、高效、有吸引力的投资软环境。建立项目动态跟踪服务制度,促进重大项目引进、落地、建设和投产。落实和完善鼓励社会投资的各项政策措施,保护好、引导好、发挥好各方面加大投资、加快发展的积极性,努力创造公平、公正、规范发展的市场环境,增强环境吸引力,激发全社会投资创业的积极性。面向全社会建立公开透明的投资政策和投资项目信息服务系统,引导社会资金合理流向。

加强投资与消费有效结合,强化各项政策的协调配合,加快建立健全有利于内需潜力不断释放、结构持续优化升级、投资和消费协调互动的扩大内需长效机制。

1、健全和完善内需持续稳定增长的政策措施。进一步完善城乡居民住房、卫生、教育、社会保障等公共政策,逐步消除城市化进程的制度约束,促进农村劳动力加快向非农产业转移以及农民转为市民。引导金融机构贷款向有利于内需的消费和投资领域倾斜。

2、培育和打造功能完善的消费市场。加快发展服务经济和耐用消费品制造业的优化升级,培育新的消费热点。发展社区连锁超市、便利店、专卖店及各类新型业态,营造多元化、多层次的居民消费服务网络。加快发展连锁经营、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方式。完善城乡市场信息服务体系,健全产销衔接、跨区调运、储备投放等机制,探索建立居民生活必需品商业代储体系。新建和改造一批农家店和农村商品配送中心,开拓农村消费市场。

3、促进投资需求与消费需求协调互动。立足市情特点,适应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的需要,探索并逐步形成相对合理的投资消费比例关系。促进投资与消费紧密结合,以消费引导投资,以扩大投资需求促进消费结构升级,围绕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投资和消费需求规模扩张、结构优化。

构建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是加快转变、跨越发展的重大举措,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拓展持续发展空间的重要依托。全面落实主体功能区规划,优化区域发展布局,促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支持原中央苏区、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和边远贫困乡村加快发展。构建区域经济优势互补、主体功能定位清晰、空间结构高效合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

按照主体功能区布局要求,规范开发秩序,控制开发强度,构建高效、协调、可持续的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促进人口、经济与资源环境相协调。

1、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按照省里确定的重点开发区、适度开发区、禁止开发区,落实主体功能区定位,集中开发与均衡布局相结合,优化生产力布局,统筹谋划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城镇化格局和国土利用。促进生产要素向重点开发区域集聚,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成为支撑全市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增长极;推进农产品主产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的适度开发,通过集中布局、点状开发发展特色生态产业,强化农业功能,加强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推进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禁止开发区域的生态环境建设,严格依照法律法规实施强制保护,严禁不符合主体功能定位的开发活动。

2、实施分类管理的区域政策。按照主体功能区定位,有效落实国家和省里对各类功能区的财政、投资、产业、土地、人口、环境和应对气候变化等政策。完善政府投资政策,支持重点生态功能区和农产品主产区发展。完善产业政策,对不同主体功能区的项目实行不同的耗能、耗水等强制性标准。完善土地政策,对不同主体功能区实行差别化的土地利用和土地管理政策,科学确定各类用地规模,严格土地用途管制。完善环境政策,对重点开发区域根据环境容量逐步提高产业准入环境标准,对农产品主产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分别按照保护地力和修复生态原则设置产业准入环境标准。

3、完善绩效考核办法。建立并实施符合科学发展要求,有利于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的绩效考核办法和奖惩机制。制定各类主体功能区开发强度、环境容量等约束性指标并分解落实。完善国土空间动态监测管理系统,开展主体功能区建设跟踪评估。实行各有侧重的绩效考核办法和奖惩机制,对重点开发区域,突出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绩效评价;对适度开发的农产品主产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分别实行农业发展优先和生态保护优先的绩效评价;对禁止开发的自然保护区域,强化对自然文化资源原真性和完整性保护情况的评价。

按照“强化主轴、壮大两翼、块状推进、连片发展”的区域发展思路,优化区域发展布局,推动形成区域间优势互补、分工协作、相互促进、良性互动的发展格局。

1、建设先进繁荣的主轴重点发展区域。整合三明市区、沙县、永安及周边区域,促进主轴地区率先发展,进一步增强主轴的空间承载能力和辐射带动效应。壮大先进制造业,打造冶金及压延、汽车及机械、新材料高新产业等基地;全力拓展现代服务业,抓紧建设一批重点物流园区和专业特色市场,壮大文化创意、金融等重点产业;打造生态型经济,培育绿色产业。加快推进交通、产业、社会事业等一体化发展。

2、构建开放协作的东南翼连接带。突出尤溪县、大田县紧邻福州、泉州等中心城市的区位条件,发挥矿产、农林等资源优势,打造资金、技术、人才、信息集聚平台,加快发展资源转化率高、产业协作性强的特色经济,建设特色鲜明、功能完善的县域城市,构建沿海与台湾的产业转移基地、海西矿产品深加工基地、机械铸造基地、优势农产品生产与加工示范区。大田县重点发展铸造机械产业、矿产品深加工业,打造轻纺新型面料基地和高山生态茶叶发展集中区;尤溪县重点发展矿产品加工业、纺织产业、林产工业、现代农业,打造海西铅锌产业基地。

3、发展生态特色的西北翼经济圈。凸显生态优势,持续发展绿色产业,发挥各自特色,促进各县协调发展、竟相发展,力争建成海西中部最具优势与特色的绿色经济区。将乐县重点打造海西轻合金基地和发展核电等新能源产业;泰宁县重点发展生态休闲旅游产业与生物产业,打造世界级丹霞旅游目的地和海西“药谷”;建宁县重点打造海西特种纸生产基地和发展食品加工业、生物质能源产业;宁化县重点打造海西重要的钨、铜铝等有色金属材料制造业基地、现代农业示范基地、重要物流集散地和世界客属祭祖朝圣中心;清流县重点发展化工新材料产业、温泉生态养生休闲产业和明台现代农业合作产业,打造海西最大的苗木鲜切花基地;明溪县重点打造海西生物产业重要基地和发展化工新材料产业、气动工具产业。

统筹城乡发展是激发经济社会发展活力的重要引擎。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形成城乡优势互补、良性互动的协调发展格局。

1、促进城乡规划一体化。统筹土地利用和城乡建设规划,强化各类规划间的协调和衔接,尽快建立市、县(市、区)、镇、村一体化的规划管理体制。合理安排市域城镇建设、农田保护、产业聚集、村落分布、生态涵养等空间布局,促进可持续发展。着力加强城乡结合部、城中村的环境整治,按照全市发展的要求统一规划,统筹推进各项建设。

2、促进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一体化。建立健全城乡基础设施共同发展机制和公共服务均等供给制度。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抓好城乡公路、公交、电力、电信、信息、邮政、供水、环保等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推动城乡科技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等社会事业共同发展,积极探索建立城乡衔接的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和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3、促进城乡产业联动发展。鼓励城市工商企业向农村延伸产业链,鼓励乡镇企业、村办企业向工业园区集聚。加快建立城乡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和公平的就业制度,推动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体制创新。引导城市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生产要素向农村流动,实现以城带乡,统筹发展。

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按照“老区优先、适当倾斜”的原则,做到“八个优先”。更加有效地落实好赋予原中央苏区、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和边远贫困乡村的扶持政策,实施老区村跨越发展工程。争取国家和省加大对原中央苏区和老区等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统筹安排财政资金,加快“交通、水、电、气、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抓好教育、医疗、文化等社会事业发展,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立足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特色农业,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加快发展特色和红色旅游,抓好产业园区和工业集中区建设,打造一批经济增长点,增强原中央苏区和老区等地区自我发展能力。进一步完善挂钩帮扶措施,加大投入力度,支持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农村劳动力就业技术培训力度,合理有序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

专栏6:构建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相关概念

主体功能区:主要是根据不同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确定主体功能定位,合理划分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禁止开发区域,统筹谋划经济布局、人口分布、资源利用、环境保护和城镇化格局,明确开发方向,控制开发强度,规范开发秩序,完善开发政策,逐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国土开发格局。在我省的主体功能区规划中,把四类区域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适度开发、禁止开发区域。

“八个优先”:即政策向老区优先倾斜,“三农”资金优先向老区投放,老区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优先立项,扶贫开发、整村推进和造福工程等优先照顾老区,新农村建设试点优先安排老区,优秀人才优先向老区输送,发展农村基础设施和各项社会事业优先照顾老区。

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是加快转变、跨越发展的重要引擎。优化城市布局,以城市化带动新农村建设,加强城镇之间在重大规划的协调衔接,实现要素资源的深度整合和优化配置,逐步构建以“大三明”为中心、县域为次中心、重点城镇为基础的分工合理、功能互补、规划协调的城镇网络体系。力争城镇化率每年提高1.5个百分点。

拓展城市空间,壮大中心城市综合实力、辐射带动能力和综合服务能力,加快建设海西中部最具活力、最佳生态、最宜人居的中心城市。

1、加快中心城市建设步伐。按照规划建设“大三明”的思路,实施中心城市“三城整合、多点联动、中心提升、特色支撑”的空间发展战略,适时调整行政区划,推进三明市区、沙县的同城化及其与永安市的一体化,力争海西三明中心城市人口达到100万、建成区总面积达到100平方公里。开展新一轮三明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将规划区面积扩展至3126平方公里,涵盖三明市区、沙县、永安等主轴重要区域。重点打造三明市区与沙县的联合中心城区,加快推进三明市区与沙县城乡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城市建设的同城化,着力整合城市资源,拉开城市框架,提升城市实力。完成梅列徐碧新城、三元下洋中区开发建设目标,加快北部新城的梅列贵溪洋、洋溪片区,南部新城的三元台江、富兴堡、槐林片区和海西三明现代物流产业开发区建设,实现城市“北扩南拓”,稳步推进旧城改造和城乡结合部改造。

2、提升中心城市功能。加快优化中心城区功能布局,全面提升城市品位。提高城市净化绿化美化水平,彰显三明山、水、城相互融合的城市空间特色。加快建设和完善城市交通、供水供气供电、防洪排涝、污水、垃圾处理及救灾避险等市政基础设施。科学布局建设城市公共管线走廊。加快建设面向大众的公共文化体育设施。通过以台商投资区、金沙园、尼葛园、载重汽车城、海西三明现代物流产业开发区等为核心的重点园区建设,整合产业空间布局,推动产业集聚发展,增强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能力和综合服务能力,凸显连接沿海、辐射内陆、联动周边的区位条件,发挥优越的生态优势,构筑海西中部生态型综合枢纽和宜业宜居中心城市。

3、提升中心城市管理水平。积极探索促进中心城市科学发展的管理体制,加强对规划区范围的管理,强化对中心城市规划建设的监督。加强城市管理部门协调与联动,推进“数字城市”建设,建立现代城市综合管理系统。

全面提升县域城市发展水平,增强县级加快集聚、特色发展、创新提升、强县富民的能力。

1、加强规划分类和指导。立足各县特色和文化,加强对县域城市发展的总体规划和分类指导,抓好县城的规划和建设。东南一翼突出区位、文化优势,大田县城围绕建好三明南大门,实施南进东拓北扩,打造对接沿海、宜居宜业的闽中绿色走廊;尤溪县城加快开发建设城东、城西,美化中心城区环境,打造极具文化内涵、山水生态和谐、最宜人居的朱子文化名城。西北一翼凸显山水生态、历史文化、休闲宜居等优势,将乐县城优化“北工业、中商贸、南物流”建设布局,打造怡居、宜商、创业、休闲的生态山水城市;泰宁县城围绕发展生态文化旅游业,打造国际安养休闲小城;建宁县城加快南进东扩,打造秀美和谐的闽江正源第一城;宁化县城推进东扩南伸,打造具有鲜明客家特色的闽赣边界中部中心城市;清流县城加快推进“一线两城五区”建设,打造独具特色的宜居、宜业、宜游生态园林城市;明溪县城主动承接三明中心城市辐射,实施东拓西进、南延北展,打造特色鲜明的海西新侨乡。实施大城关战略,增强县城对农村经济的辐射力。支持区位优势明显、产业基础较好、经济实力较强的县率先撤县设市(区)。

2、夯实县域城市发展基础。加快新区开发和旧城改造,提高县城土地利用率,加快解决制约县域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科技人才、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突出问题,提升县域基础设施条件和社会服务设施网络的服务功能,扩大服务范围。积极推进扩权强县改革,继续实施财政奖励补助政策,完善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扩大县城和中心集镇的规模,合理布局建设产业发展基地,促进产业园区集中,引导人口向城镇集聚,提升县城特色与品位,打造人流、物流、资金流集聚的县域中心,提高对乡村的辐射带动能力。

3、强化县域城市产业支撑。依托产业园区,充分发挥非公经济力量,大力推进县域特色资源开发和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引导生产要素向重点产业集中、产业向园区聚集,做强城区工业、商贸物流、现代服务业。依托向莆铁路、福银高速公路,打造市域北部产业聚集带;依托泉南高速公路,打造市域南部产业聚集带,发展壮大主业突出、产业集聚、优势凸显的特色经济,打造一批在海峡西岸有影响的县域特色产业,培育形成县域主导产业,为县域经济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积极融入中心城市发展,做好与中心城市产业发展的协作配套,承接中心城市产业转移。

坚持以规划为龙头,以产业为支撑,以改革为动力,推进小城镇建设,提升小城镇功能,发挥小城镇在联接城乡、辐射农村、扩大就业和拉动内需中的重要作用。

1、深化小城镇改革建设试点。按照“规划先行、功能齐备、设施完善、生活便利、环境优美、保障一体”的要求,着力推进省级综合改革建设试点镇和市级中心乡镇建设。抓好小城镇规划设计,健全完善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强化产业支撑,大力实施镇容镇貌综合整治,提高小城镇绿化水平,积极引导农村人口与产业向中心镇集聚,有效落实规划期的经济发展目标、镇区建设目标、人口聚集目标和市镇建设目标,促进小城镇向规模化、集约化、特色化发展,引领带动其他小城镇建设,提高小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和对接中心城市、辐射周边农村的能力,基本形成布局合理、特色明显、生态优美的小城镇发展格局。

2、推进强镇扩权改革。大力推进乡镇机构改革和小城镇管理体制改革,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小城镇单独设立综合执法、行政审批等管理机构,探索机构设置综合、管理扁平高效、人员编制精干、运行机制灵活的基层政府新型管理架构,推行行政许可、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一站式”服务。明晰县镇事权划分,坚持财力与事权相匹配,完善试点镇财税管理体制。赋予有条件的建制镇县级行政管理权限,推动有条件的建制镇向中心城镇发展、中心城镇向城市新区发展。

3、完善小城镇扶持政策。严格执行建设用地占补平衡和增减挂钩规定,推进旧厂房、旧集镇、旧村庄的改造利用,提高集约用地水平。加大对小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政府投入力度,构建投融资平台,探索小城镇建设新模式,探索建立新型农村金融组织,完善小城镇金融服务。探索企业所得税减免、城市建设资金切块支持等更加优惠的政策。加强对小城镇建设的服务和管理,探索户籍管理新模式,进一步放宽城镇户口迁移条件,促进试点镇农民、居民双向自由流动,增强小城镇的人口吸纳功能。

海西三明生态工贸区是“十二五”时期我省十大新增长区域之一,加快推进生态工贸区建设是推动我市加快转变、跨越发展的重要抓手,对于把三明建设成为连接沿海、辐射内陆、联动周边的海峡西岸经济区重要增长极,成为经济持续发展、文化更加繁荣、综合竞争力不断增强、人民安居乐业的和谐区域至关重要。

第一节 高标准建设新增长区域

海西三明生态工贸区是三明市最核心的区域,产业最集聚的区域,发展最有潜力的区域,生态最具特色的区域。新型工业化和城市化是推动三明生态工贸区发展的两个重要引擎,要以产业提升和集聚为导向来拓展城市功能,优化区域布局;要以城市产业集聚为基础来规划城市功能定位,构建自然-社会-经济复合共生的生态系统。

1、规划范围。生态工贸区规划总面积3317平方公里,包括梅列区、三元区全辖区范围,沙县的2个街道和富口镇、高砂镇、大洛镇、南霞乡4个乡镇,永安市的4个街道和贡川镇、大湖镇、曹远镇、上坪乡4个乡镇,以及明溪县的沙溪乡、将乐县的古镛镇。其中,核心区包括三明中心城市(三明城区、沙县城区、永安城区)的规划建成区、城市规划建成区之外的工业园区和物流园区规划区,面积约310平方公里。规划背景区为三明市行政管辖区域,包括12个县级行政区(2区、1市、9县),总面积为22959平方公里。

2、发展定位。依托独特生态优势、现代交通体系、扎实产业基础,打造海西先进制造业重要发展区域、海西中部现代服务业集聚地、海西中部旅游集散中心、海西重要综合交通枢纽、海西中部宜业宜居中心城市,逐步建成生态环境美、发展空间大、产业实力强、科技含量高的海峡西岸经济区新增长区域。

3、发展原则。按照“统一规划,统筹布局;转变方式,优化结构;承接转移,促进集聚;创新引领,项目带动”的原则,推进产业发展;按照“统筹兼顾,合理开发;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分类指导,突出重点;市场运作,制度创新”的原则,推进生态建设。

4、发展目标。围绕建设“生态引领、制造先进、商贸繁荣、宜业宜居”的海西三明生态工贸区的目标,加快生态工贸区基础设施建设、重点产业拓展、专业园区开发、生态环境保护,持续壮大先进制造业,率先发展服务业,加快培育旅游业,积极扶持新兴产业,加快构建主业突出、特色鲜明、核心竞争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力争生态工贸区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8%以上,到2015年突破1000亿元。

第二节 完善产业发展布局

依托中心城市快速通道,以三明市区为中心,实施北扩、南延、东连、西拓,重点建设“四区一带”。

1、打造中部以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核心区。以市区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构筑三明城市物流园、三元大阪物流中心等现代物流平台,加快发展海西金属材料制品市场、汽车贸易集聚区等特色市场,尽早启动服务外包及创意产业园建设;加快提升消费型服务业,引进国内外知名商贸企业,打造市区阳光城—徐碧新城、新市北路—瑞云路特色商圈,以徐碧新城为重点建设中央商务区,以贵溪洋新区为依托建设体育休闲娱乐区,以海峡两岸林业博览会为重点带动会展经济发展;积极培育公共服务业和文化产业,抓好万寿岩等文物的保护、开发,实施三明文化印刷产业园、海峡闽中动漫创意文化产业园等项目,力争经过35年努力,建成总面积约5平方公里的海西中部第三产业核心区。

2、打造北部以现代物流业为主的工贸产业区。以现代物流产业开发区、金沙园、金古工业园和将乐经济开发区积善园为平台,构建以机械装备、轻纺服装、食品加工、现代物流为支撑,以生产性服务业和消费性服务业为重点的产业体系,建成总面积约60平方公里的工贸产业区。

3、建设西部以新材料产业为主的特色工业集聚区。依托梅列经济开发区,以三钢集团、小蕉实业公司为龙头,以不锈钢复合板、短流程铸造、稀土深加工等项目为重点,建设不锈钢复合材料高科技园区,形成22平方公里的特色工业集聚区。

4、拓展南部以先进制造业为主的生态产业区。依托台商投资区、三元经济开发区、尼葛园、载重汽车城,以汽车及零部件、纺织、林竹、特色资源深加工为重点,加快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建成总面积为68平方公里的生态产业区。

5、建设以市区为中心的沙溪滨河城市休闲旅游带。加快开发格氏栲生态旅游度假区和瑞云山旅游休闲区,规划建设三明林业博览园,抓紧实施桃源洞景区封闭式管理提升项目及旅游基础配套设施建设,推进沙县小吃休闲度假区、沙溪水上休闲项目建设。依托向莆铁路三明北站和南三龙铁路三明南站,建设城市旅游目的地、旅游集散中心和服务中心。

第三节 创新开发建设体制机制

加快集聚人气、人才,探索建立全新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推动生态工贸区尽快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高水平的开放型经济新格局。在生态系统承载力范围内,坚持科学发展,运用生态经济学和系统工程方法改变传统经济建设和园区发展的模式,建立一个自然和谐、社会公平和经济高效的复合系统,建设成为具有自身人文特色、自然与人工系统相互协调、人与人之间和谐共处的生态工贸区。

1、理顺和健全管理体制。建立生态工贸区开发建设管理机构,并赋予相应的经济社会管理权限,组织实施生态工贸区规划、开发、建设、管理与保护。进一步简化审批手续,对重大项目开辟“绿色通道”。实行生态工贸区项目统筹管理机制,把好项目进驻关,确保生态工贸区产业按布局实施,推动产业集群发展;实行“项目飞地”,创新利益共享机制,完善共建园区、共引项目税收分成机制,激发地方政府和各个园区管委会招商引资积极性;实行多种建园模式,探索与其他地区合作建园,引进财团独资开发建园,推进园区加快开发、健康发展;规范对外招商政策,统一建立招商网站,有序开展整体招商,促进园区之间招商有序竞争,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2、建立完善扶持机制。整合政府专项资金,建立生态工贸区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扶持生态工贸区重点产业、新兴产业、绿色产业、服务业和科技创新等,特别是经济带动力大、行业配套性强、税收贡献率高的行业和企业,促进产业做大做强。通过政府资助、财政补贴、税收优惠、创业投资、参股经营等方式,吸引更多的企业总部、研发机构和大型企业集团投资落户生态工贸区;协助企业争取中央和省级技术创新、节能减排等专项资金,利用增值税转型、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等政策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技术投入,促进企业税收持续增长;加大对出口企业和中小企业的财税扶持力度,鼓励企业开发新兴市场,积极推动为产业集群配套的科技型、外向型民营企业发展。

3、创新投融资方式。拓宽开发建设投融资渠道,大力推行BTBOTTOT投资方式,采取“先投入后回报”的经营策略,借助投融资平台,加快路网等基础设施建设,配套完善城市运营功能,提高土地升值预期,带动要素聚集,实现对工贸区建设资源最有效的优化配置。整合政府投融资平台,策划和运作跨行政区域布局、共建共享的重大基础设施和重大社会事业项目。按照新型工业化的要求,制定和颁布鼓励三明生态工贸区投资的主要领域和重点产业导向目录,引导社会资源投向,促进生产要素向生态工贸区集聚,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规范和发展产权交易市场,积极推动各类资本流动和重组,为企业融资提供服务。鼓励重点企业利用资本市场开展资产重组、产权置换,以股权融资或项目融资等方式筹集发展资金。支持企业上市融资,引导重点企业利用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中小企业集合票据、企业债券、公司债券、可转换债券等债务融资工具,降低筹资成本。

4、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建立健全污染防控机制。制定区域建设项目分类管理目录,严格新增项目准入制度,鼓励企业开展节能减排和清洁生产,实施严格的建设项目环评制度,严控开发过程中新增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控制二氧化硫等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实行工业污染在线实时监测。构建有效的生态安全体系。以生态功能区划引导区域内土地使用、产业布局和生态建设,以沙溪为主体构建贯穿生态工贸区各功能片区的生态廊道,维持自然山体、植被和水体之间的联系,加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地质公园、森林公园和自然保护小区(保护点)等各类特殊保护区域的规划、保护和建设,构建点、线、面相互呼应的生态安全体系。

构建现代化的基础设施体系是实现加快转变、跨越发展的重要保障。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统筹安排交通、能源、市政公用、信息网络和防灾减灾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构建适度超前、功能配套、安全高效、抗灾和应急能力强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不断增强保障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能力。

从服务、引导和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出发,加快普通公路网、高速公路网、铁路网、机场和各类交通运输方式站场建设,促进各种运输方式无缝衔接、综合协调,推进各类交通运输方式在中心城市综合集成,构建便捷、安全、高效的综合运输体系,拓展对内对外开放综合通道。

1、建设“两纵两横”铁路网。按照建设高标准、大容量、大通道的现代化铁路要求,加快实施纳入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和海西铁路网规划的铁路建设项目,逐步形成“两纵两横”铁路网格局。加快新建干线铁路建设,积极推进铁路功能整合和扩能提速改造,完善铁路网,拓展铁路通道。建成向莆、南三龙三明段快速铁路,开工建设浦建龙梅、长泉三明段快速铁路,积极争取永安至长沙快速铁路列入全国铁路网规划;开展前期工作,推进城际轨道交通建设。到2015年,力争全市快速铁路规划建设里程达到800公里。

2、建设“一纵三横”高速公路网。加快高速公路建设,建成中心城市快速通道、永安至宁化、建宁至泰宁、厦门至沙县、永安至漳州、湄洲湾至重庆三明段(包含兴化湾至尤溪高速公路和明溪联络线)等高速公路,推进建宁经宁化至长汀,建瓯经将乐、明溪、清流至连城高速公路三明段等项目前期工作,力争“十二五”末开工建设,形成“一纵三横”高速公路网格局。到2015年,全市新增通车里程600公里以上,累计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突破1000公里,实现县县通高速公路。

3、完善普通公路网。积极推进干线公路网络化建设,按规划等级标准全面建成“四纵三横”国省干线公路,加快县道改造步伐,形成主干线、干线、支线相连接,高效便捷的公路交通网络,实现与所有城镇、重大产业基地、主要旅游景区、交通枢纽相连通。继续实施农村交通工程,村通乡、乡通乡、乡通县、县通县等建制村以上节点农村公路基本完成水泥砼路面硬化,加快农村公路向较大自然村延伸;加强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加强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实施公路安全工程,完善公路安保设施;加快农村客运站等建设,重点小城镇和城市周边农村逐步实现城乡客运公交化。

4、加快发展航空和航运。加快推进三明沙县机场建设,实现早日通航,结束三明无民用机场历史。加快三明“陆地港”建设,力争2012年投入使用。完善通航设施,创造通航条件,力争开通沙县至福州航运,为大宗货物运输提供便利通道。

5、建设综合交通枢纽。坚持统筹规划、有效衔接、一体化发展原则,按照客运零距离换乘、货运无缝化衔接要求,以铁路公路、城市交通的中心场站为重点,加快推进三明国家公路运输枢纽的规划建设。建成以三明国家公路运输枢纽为中心,以永安、沙县等地区性枢纽场站为重点,县级客货场站相配套,乡镇运输站为补充的运输场站体系,推进各种运输方式及其内部各环节的紧密融合,实现每个县城有1个二级或以上客运站和1个等级以上货运站。推进综合运输管理和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建设,逐步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各主要枢纽场站和城市核心区、货运场站和产业聚集区的快速衔接,铁路、公路、机场、城市公共交通等一体化高效接驳换乘。到2015年,基本形成人便其行、货畅其流的现代化综合交通枢纽新格局。

专栏7:现代综合交通网络

“两纵两横”铁路网:“两纵”指南三龙、浦建龙梅铁路,“两横”指向莆铁路、长永泉铁路。

“一纵三横”高速公路网:“一纵”指海峡西岸经济区高速公路网布局规划中的第三纵国高“长(春)深(圳)线”松溪至武平段,经三明沙县、市区、永安市。“一横”指国高“福(州)银(川)线”福州至邵武段,经三明尤溪县、沙县、将乐县、泰宁县;“二横”指国高“泉(州)南(宁)线”泉州至宁化段,经三明大田县、永安市、清流县、宁化县;“三横”指莆田湄洲湾至重庆高速公路三明段,经三明的尤溪县、大田县、三元区、明溪县、建宁县。

“四纵三横” 国省干线公路:“四纵”指S204,经我市将乐县、明溪县、清流县;S205,经我市泰宁县、建宁县、宁化县;S206,经我市尤溪西城;S208,经我市永安岭头。“三横”指S304,经我市尤溪县、沙县、将乐县、泰宁县;S306,经我市大田县、三明市区、明溪县、建宁县;S307,经我市大田县、永安市、清流县、宁化县。

陆地港:指港口企业在内陆地区建立具有报关、报检、签发提单等港口服务功能的物流节点。陆地港的建设有利于沿海港口拓展腹地和增加货源,对其良性发展起到很好的支持作用。

 

 

强化能源保障,优化能源结构。推进核电、煤电、水电等多种能源并存的能源供给模式,构建安全、稳定、经济、清洁、高效的能源基地。

1、加强能源建设。以清洁、低碳为发展方向,合理布局电源建设,优化电源结构,在更大范围配置能源资源,为三明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安全可靠、适度超前的电力保障。建成永安火电厂改扩建等工程,加快三明核电、永安煤矸石综合利用等项目开工建设,推进抽水蓄能电站、大唐国际三明煤电等项目前期工作;适时开发尤溪坂面、汶潭等水电站;扩大能源供应渠道,推进海西天然气管道二期工程福州-三明段建设,并向各县(市)城区和重要乡镇、重要开发区延伸。积极推进新能源开发,开展生物质能、风能等开发利用研究,积极推进生物质能源基地项目建设。

2、加强输变电网建设。加强500kV超高压电网和220kV110kV及以下城乡电网建设改造,推进新农村电气化建设,加快实施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加快推进500kV永安变电站项目前期工作,形成以500kV三阳变为支撑,以市区-永安-沙县经济发展主轴为负荷中心的220kV主干环网,以220kV变电站为中心的手拉手、辐射、环网等形式的110kV分片供电格局,提高电网的供电质量和可靠性,着力构建南北支撑、一轴双环、东联西延、辐射两翼结构合理、技术先进、经济高效的坚强智能电网。

3、合理开发煤炭资源。发挥区域优势,推进煤炭资源发展的规模化、有序化及科学化,促进地方煤矿的改扩建项目建设;通过新建、资源整合、改扩建,建成三明池坪煤矿,大田元沙、广丰煤矿,清流县李家瑶上煤矿,将乐县石门溪煤矿;进一步优化煤炭产业结构,推广新型节能空腔型煤产业化;加快我市现有清流马地鲜坑垅、尤溪中仙剑溪等勘探区煤炭资源勘探工作,增加后续资源储备。

加强风险管理,加快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的防灾减灾体系,全面提高重大灾害预警预报、快速反应和紧急救援能力,保护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1、完善防灾减灾应急机制。建立健全防灾减灾综合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着力加强灾害监测预警、防灾备灾、应急处置、灾害救助、恢复重建等能力建设,全面提高综合减灾能力和风险管理水平。完善监测网络及预警预报、快速反应和救援的应急机制。健全灾害评估与减灾预案体系,建立市、县、乡、村灾情收集网络,完善和强化地方及部门自然灾害灾情快速评估、上报和发布制度,建立预案预警到乡村基层、责任落实到人的工作机制。健全防灾减灾社会综合保障体系,建立快速高效的军地抢险救灾联动机制;建立自然灾害数据库,完善防灾减灾专家咨询系统;建立救灾资金多元化投入机制。加强避险场所建设和抢险救灾物资储备,建立完善市级和易灾频灾县、乡的救灾物资储备(点)。加大处置人员密集场所、高层建筑、危化品火灾事故消防装备的建设力度,提高处置突发重大灾害事故的装备技术水平。抓好防灾减灾知识普及,提高人民群众防灾减灾意识应变能力。

2、加强防灾减灾重点工程建设。统一规划,突出重点,加快建设水利、气象、地震、地质、森林防火等防灾减灾重点工程,全面提升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防洪保障体系。加快推进沙溪、金溪和尤溪主要河流防洪工程建设,进一步健全完善江河堤防工程体系,增强三明市区、县城和重点乡镇的防洪排涝能力。加强中小河流综合治理,提高中心城市和县城防洪排涝,健全和完善城乡防洪体系。继续推进水利工程除险保安工程建设,开展水库除险加固工作,消除重点病险水库安全隐患,全面完成规划内各类病险库加固任务,实现各类水库的正常运行。

——水资源保障体系。着力解决区域水资源工程性缺水问题,实施灌溉、节水和水源等一批水利工程。加快推进明溪黄沙坑水库等蓄水工程项目。合理规划和建设跨区域、跨流域水资源配置工程,建成一批具有供水、灌溉、防洪等功能的综合水利枢纽,确保城乡供水安全。

——森林与湿地防灾体系。加快生态屏障建设,优化森林林种树种结构,加强生态公益林保护建设,抓紧实施江河流域、交通沿线、开发区域、城镇周边和村居四旁的生态植被恢复工程,提升森林、湿地生态功能,构筑较为完善的森林生态和湿地御灾体系。推进森林火灾防控工程,重点加强火灾预警监测、信息网络、指挥系统、扑救设备与保障建设,形成较为完善的森林防火预防、扑救、保障三大体系,进一步提高森林防火综合能力。

——农林牧渔病虫害防控体系。完善农作物有害生物监测预警、植物检疫与重大疫情监控、病虫害绿色防控、专业化统防统治体系;完善动物疫病预防控制、监测预警、监督执法、物质保障、动物标识及疫病可追溯等五大基础系统,提高重大动植物疫病害有效预防、快速扑灭能力。加强林业有害生物检疫御灾、防治减灾、应急反应和防治公共服务保障体系建设。建立健全水生动物疫病防控信息网络,提高水生动物疫病诊断、疫情信息处理、预警预报能力。

——气象、防震和地质减灾体系。以气象现代化体系建设为核心,着力推进气象监测预警体系、多要素自动站网、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市气象防灾中心以及气象台站基础设施支撑保障系统项目建设,基本建立结构完善、布局合理、功能齐备的公共服务系统、气象预报预测系统和综合观测系统。健全防震减灾体系,扩建重力观测台网、地壳形变观测台网、地震流动观测台网,建设地震预警发布网络系统和震害防御信息社会服务系统。加强地质灾害系统治理,实施重大隐患治理、村居危险点搬迁、村庄群测群防体系工程。

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加强城乡公共交通、信息网络等体系建设,加快构建布局合理、城乡共享的社会公用设施,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

1、完善公共基础设施。以优化人居环境、完善城市功能、提高城市竞争力和承载力为目标,加快建设和完善公共基础设施。坚持“公交优先”,完善城市公交网络,推广使用清洁交通工具,提高公交服务水平;完善城市道路网络系统,强化公共停车场、无障碍设施等公交配套设施建设,优化换乘中心站功能和布局,提高城市公共交通出行效率;积极发展农村公共交通,加快建设乡镇、村级公交站点,增设农村客运线路,推动城乡公共交通一体化;完善城乡邮政服务体系,提高邮政普遍服务能力和水平;规划建设市区第二水源;加快市区供气管网、供排水管网改造工程,推进三明市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建设,完善污水处理配套管网和垃圾处理系统;完善公厕及救灾避险等市政基础设施,科学规划、建设和管理城市公共管线走廊;鼓励发展绿色建筑,实行城市绿线管制制度,加强城市各类公园、中心绿地和重要地段的绿化建设,推进“一河两岸”和重要节点的景观改造,提升城市的形象;加快规划建设城市人防设施,大力开发利用城市地下空间。

2、全面提升信息化水平。全面提升信息化水平。加强同央企合作,加大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实施“智慧三明”、“三明无线城市”和“数字城市”信息化工程,全面提升“数字三明”建设水平。推进 “三网融合”,加快宽带通信网、数字电视网和下一代互联网共建共享、互联互通、业务融合。积极发展新一代移动通信、无线城市网络,全面提高信息网络技术水平和传输水平,引导建设宽带无线城市,推进城市光纤到楼入户,扩大服务范围。加快农村、偏远地区宽带网络建设,力争全市建制村宽带通达率和无线信号通达率达100%,逐步形成惠及全民的信息网络。实施物联网、云计算工程,加大技术开发和应用力度。加强农村信息化建设,实施“万村千乡上网工程”和“金农工程”,构建三农信息综合服务平台。加快建设教育、文化、医疗、社区服务、社会救助等面向民生的信息体系。建设一批服务企业信息化和支撑电子商务、先进制造的公共服务平台。实施城乡电子政务一体化工程,完善全市政务信息网,建设应急指挥体系、社会保障卡、环境保护监测管理等重点应用系统,大力推进统计信息化建设,建成连通各级政府部门的全市统计数据管理系统,打造全市统一的电子政务共享基础平台和网上办事平台。加快电子政务网络信任体系和安全体系建设,确保基础信息网络和重要信息系统安全。加强人口、法人、自然资源和空间地理基础数据等基础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提高信息公众服务和应用水平。

专栏8:信息化相关概念

 “智慧三明”:三明市政府与中国电信福建公司本着“政企联动、优势互补、先行先试、合作共赢”的原则开展战略合作,共同加快三明信息化建设,提升三明信息化水平,签订“智慧三明”信息化战略合作协议,“智慧海峡”“智慧政务”“智慧生活”“智慧企业” “智慧农村”等信息化项目为合作协议中建设内容。

“三明无线城市”:三明市政府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福建有限公司本着“政企联动、优势互补、先行先试、合作共赢”的原则,签署《关于共同落实和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开展信息化和信息产业领域的全面战略合作,努力提升三明社会信息化发展水平和信息产业规模,大力推进TD-SCDMA建设和发展,加快TD“无线城市”建设,主动对接“数字三明”重点项目,努力加速三明社会信息化进程。

“数字城市”:三明市政府与中国联通福建省公司本着“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协同推进、服务经济”的方针,将在通信基础设施建设、电子政务网络及拓展延伸工程建设、应急联动和指挥系统建设,推进农业、教育、城乡公共卫生等重大信息化工程建设方面进行全方位深度合作,共同推进“数字城市”建设。

“三网融合”: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计算机通信网的相互渗透、相互兼容,并逐步整合成全世界统一的信息通信网络。“三网融合”是为了实现网络资源的共享,避免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形成适应性广、容易维护、费用低的高速宽带的多媒体基础平台。三网融合的本质是未来的电信网、广电网和互联网都可以承载多种信息化业务,创造出更多种融合业务,是现代信息技术融合发展的必然趋势。

物联网:在互联网的基础上,将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的一种网络。其定义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仪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网络。

“金农工程”:农村信息化工程,通过农村网络平台建设、农业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农村信息化服务体系建设、农业系统和涉农部门电子政务建设以及农口系统信息化资源整合等,提高农村信息化水平。

云计算:基于互联网的超级计算模式,通过网络以按需、易扩展的方式获得所需的计算资源与服务。它具有节约成本、按需使用资源、快速提供服务的优势,是科学、高效、动态的资源配置方式。

生态建设是加快转变、跨越发展的重要着力点。深入实施生态立市战略,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全面推进节能减排,强化重要生态功能区保护,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加快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产业,形成符合生态文明要求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率先建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坚持保护与治理并重,落实环境保护“一岗双责”制度,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突出的环境污染问题,维护生态环境安全,促进生态良性循环,提高生态环境承载能力。

1、加强对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实施水资源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全面推行水资源生态补偿机制,完善取水许可和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加强工业、农业和城市节水,重点推进高耗水行业的节水改造和水循环利用,强化城市饮用水源保护。实行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强化用地定额指标控制,统筹安排存量和增量用地,有步骤地推进宜耕荒草地与废弃果园开发,加强土地整理、旧宅基地复垦,大力推广节地建筑技术,实施工业项目投资强度与用地指标控制制度,完善土地保护共同责任机制和耕地占补管理机制,确保耕地占补平衡。强化森林资源的生态功能,大力推进造林绿化,放宽放活商品林经营,坚持采育并举,构建林业资源利用良性循环机制,提高林业资源利用效率。加强重要矿产资源的地质勘查,完善矿山开采补偿机制,促进生态环境修复。

2、强化环境综合整治。以解决饮用水不安全和空气、土壤污染等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加强城乡环境污染综合治理,强化中心城市环境保护,明显改善环境质量。大力推进沙溪、金溪、尤溪等重点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建设重点流域源头防护林工程,加快水土流失重点区域的综合治理步伐,加强水电开发管理和河道采沙监管,加快沿岸乡镇垃圾集中处理和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污染治理。有效控制城市大气、噪声污染,加强重金属、危险废物、土壤污染治理,重点抓好冶金、造纸、化工、印染、矿产等行业企业污染治理,推广环保设施。大力整治农村面源污染和水资源污染,加快城乡生活垃圾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强化已建成污染治理设施的运行监管。强化执法监督,健全重大事件和污染事故责任追究制度。加快建立覆盖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环节、各个领域的环境监测预警体系、防治体系、应急体系,增强环境安全突发事件处置和应对能力,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自觉自律的生态环保行动体系。

3、加强生态保护和建设。以生态县创建为重要载体,以生态乡镇、生态村、绿色社区创建为基础,以重要生态功能区、重点资源开发区、自然保护区、旅游风景名胜区等区域为重点,扎实推进生态市建设,打造生态文明先行区,到2015年,建宁、泰宁、明溪辖区80%的乡镇达到省级以上生态乡镇标准,80%的村达到市级以上生态村标准,并率先完成生态县建设。其他县(市、区)每年创建省级以上生态乡镇2个,生态村20-30个。逐步建设一批具有水源涵养、水土保持、洪水调蓄、生物多样性维护功能的生态功能保护区。全面推进生态公益林保护和建设,重点做好沙溪、金溪、尤溪流域干流、一级支流一重山造林、补植和封山育林,修复流域水源涵养林和水土保持林。加快推进“森林三明”建设,增加森林面积和蓄积量,继续保持森林覆盖率位居全国全省前列。扎实推进环保模范城、绿色社区、绿色学校建设,加快实施绿色城市、绿色村镇、绿色通道、绿色屏障“四绿”工程建设。全面推行生态补偿机制,完善跨流域、跨区域、跨隶属的生态协同保护机制,建立环境保护以奖代补机制,调动利益相关地域和条块分属单位共同保护生态环境的积极性。

注重源头控制,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有效降低能源消耗,减少污染排放,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腾出空间。

1、构建节能减排长效机制。建立和完善节能减排指标体系、监测体系和考核体系。强化节能减排目标责任机制,将淘汰落后产能作为节能减排的重要抓手,分解落实节能减排各项工作目标和任务。健全节能减排奖惩机制,建立淘汰补偿机制,落实差别电价、替代发电、以奖代补等相关政策。严格执行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审查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严把节能减排源头关。

2、深入推进节能降耗工作。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的要求,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积极开发推广高效节能技术装备及产品,有效控制高耗能行业低水平扩张。开展能效水平对标活动。推进十大重点节能工程建设。推广实施“节能产品惠民工程”和节能产品政府采购,促进节能产品推广应用。重点抓好化工、冶金、建材等高耗能行业的节能管理,大力推进工业、交通、建筑等领域节能工作。强化节能管理和监控,充分挖掘全社会节能潜力,继续保持节能降耗位居全省前列。

3、全面加强污染减排。加强重点领域、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污染减排,强化重点行业和企业跟踪监管,做好在线监测监控和工业废水循环利用。加强企业减排新技术、新产品、新装备的研发引进和推广应用,积极推进相关企业脱硫、脱硝改造,有效控制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氮氧化物、氨氮等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完成省下达计划。

制定完善激励政策措施,加大投入力度,建设资源节约技术体系和生产体系,推动经济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1、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以提高资源产出效率为目标,加强规划指导、财税金融等政策支持,推进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循环经济发展。加强资源循环利用,鼓励企业循环生产,深入开展清洁生产试点城市建设,深入推进全国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试点城市工作,加快构建以社区回收站点为基础、集散市场为核心、加工利用和维护环境友好为目的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重点加强对冶金、化工、火电、建材等工业企业的废物回收管理,继续完善家电“以旧换新”政策,加强废物循环利用。积极探索循环经济产业链和共生产业群模式,重点发展工业固体废物的资源化利用,推广大掺量和高附加值利废建材技术。大力推进农作物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提高农作物秸杆综合利用率,建立和推广生态立体农业。加快推进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和示范企业建设,从资源开采、生产加工、废物利用、流通消费等各个环节入手,逐步建立全社会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

2、建立低碳型产业结构。以清洁、低碳为发展方向,逐步改变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以生态林建设为重点,发挥我市森林覆盖率高的优势,发展碳汇森林,有效增加碳汇,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加速淘汰能耗高、效率低、污染重的落后工艺、技术和设备,控制碳密集型生产项目的布局。严格执行商品能效标准,限制低能效产品消费。大力推进低碳技术研发、推广和应用,建立低碳技术试验区,探索促进低碳技术发展的政策机制。

3、推广绿色消费。倡导绿色消费理念,提倡适度消费,限制过度包装商品进入流通环节,重点风景名胜旅游区基本做到大幅度减少使用一次性用品,引导全社会节约消费。推行政府绿色采购,逐步提高可循环使用产品和可再生产品的比重。强化循环式生活方式的宣传教育和政策引导,推动居民节水、节电,鼓励消费者购买使用节能节水产品、节能环保型汽车和绿色建筑。

专栏9:大力推进生态市建设相关概念

能效水平对标:指企业为提高能效水平,与国际国内同行业先进企业能效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确定标杆,通过管理和技术措施,达到标杆或更高能效水平的节能实践活动。

十大重点节能工程:燃煤工业锅炉(窑炉)改造工程;区域热电联产工程;余热余压利用工程;节约和替代石油工程;电机系统节能工程;能量系统优化工程;建筑节能工程;绿色照明工程;政府机构节能工程;节能监测和技术服务体系建设工程。

碳汇:一般是指从空气中清除二氧化碳的过程、活动、机制。主要是指森林吸收并储存二氧化碳的多少,或者说是森林吸收并储存二氧化碳的能力。

第十一章 加快创建创新型城市

加快建设创新型城市是加快转变、跨越发展的重要支撑。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强化科技进步和创新引领,着力构建特色鲜明的区域创新体系。

加快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引导技术创新,培育高新技术产业,提升自主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1、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激发中小企业创新活力,发挥企业家在科技创新中的重要作用,推动企业建立研发机构,建设科研成果转化中试基地,大力提升企业创新能力。推动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创新政策向企业倾斜,创新人才向企业流动。推进企业专利试点示范工作,力争“十二五”期间全市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年均增长12%以上。支持企业承担重大项目研发任务,促进企业的技术集成与应用,加快培育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技术和自有品牌的企业产品,研发和转化一批领先科技成果,做大做强一批有影响的高技术企业和创新型企业。

2、大力培育高新技术产业。围绕我市优势产业,策划一批市场前景好并具有一定的资源、技术、人才要素保障的高新技术产业项目,建立项目储备库,促进项目的滚动开发。持续开展我市与中央企业的项目对接,借助中央企业的人才、技术和资金综合优势,促进高新技术项目在我市加快转化落地。积极对接全国、全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规划,引进核心技术领军人才,提升高新技术消化吸收综合配套能力,突破重大项目生成转化机制创新,重点发展生物医药生物产业、新材料、新能源及节能环保新兴产业,抓好100个高新技术产业化的重点项目,力争到2015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9%以上。

3、大力推进产学研紧密结合。积极引进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到我市设立研发基地,鼓励和支持地方、企业、大学、科研院所共建产学研基地,联手建立研发机构,联手培养研发团队,开展科技合作项目联合攻关,共同突破我市产业发展关键共性技术,支撑和引领产业技术进步。积极引导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面向企业、面向市场需求,开展技术公关创新活动。

4、全面推动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大力实施科技重大专项,加大科技创新投入,突破一批产业关键共性和配套技术,促进产业技术重点跨越和产业链向两端延伸。把科技进步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改善民生紧密结合起来,增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鼓励企业引进符合国家产业技术政策的专利技术、专有技术和先进管理技术,加强技术引进的政策引导,建立有效的引进技术传导机制和评估体系,优化技术引进的质量和结构。统筹协调技术引进及消化吸收再创新工作,提高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整体水平。

围绕我市主导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重点产业集群的共性与关键技术的重点跨越,加强各类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和公共服务水平。

1、加快建设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围绕科技发展重点和全市支柱产业技术创新,做好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统筹规划和总体设计。以培育科技中小企业和创新型企业为目标,推进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努力提高孵化能力和服务水平。继续抓好三明市生产力促进中心、三明市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三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金沙创业园等创新服务平台建设,努力为企业技术研发应用提供信息、技术、人才、政策等全方位服务。进一步推进机械先进制造、生物医药、节能减排、林化产品检测等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为中小企业开发新项目、新产品搭建低成本、低风险的创新服务平台。推进研发基础设施、科学仪器、文献数据、自然种质等科技资源共享,打造服务全市发展的科技公共资源服务平台。积极培育发展区域科技创新服务平台、行业专业创新平台等。推动企业与大学、科研院所,企业与企业间联合建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引导高校来我市设立博士后工作站,积极引进我市急需紧缺高层次科技人才。

2、加快建设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充分发挥中国·海峡项目成果交易会创新平台,“9.8”投洽会、“11.6”林博会等招商平台的作用,完善对接机制,提高科研成果转化率,持续提升影响力,打造高效科技成果转化平台。着力建设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科技型中小企业投融资平台、专利技术展示交易中心等科技中介服务平台。加快技术经纪服务机构发展,鼓励技术经纪人成为科技成果推介、对接、转化的重要力量。建立技术转移服务联盟等平台,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技术服务、人才支撑。引导高新区、开发区等产业园区成为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的重要载体。

3、促进科技创新平台共建共享。发挥政府对公共科技资源供给的主导作用,建立市场化的约束与激励机制,充分调动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的积极性,形成全社会参与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的合力。引导和探索建立各类创新主体参与共建的灵活机制。规范平台资源在共建单位中的共享,强化财政投入形成的平台资源面向相关科研单位、企业和社会的开放服务。发挥网络作用,促进平台资源、信息、成果的有效共享。根据平台“集成、提升、共享、完善、做强”的运行要求,建立健全平台建设运行与开放服务的制度体系。

4、加快建设科普教育与传播平台。大力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深入开展未成年人、农民、城镇劳动者、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等重点人群的科学素质行动,推动社会科普资源的整合,形成大联合、大协作的社会化科普工作格局。广泛开展全国科普日、会员日、科技人才活动周和争创全国科普示范县(市、区)等各类科普先进示范创建活动。加强科技馆等科普基础设施和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建设。

健全科技创新的有效投入机制,强化科技创新中的知识产权导向,促进全社会创新资源高效配置和综合集成,推动科技创新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1、完善科技发展机制。加强党委、政府对科技工作的领导,建立健全决策和宏观调控机制,促进区域内科技资源合理配置,争创国家科技进步先进市、县(区)。加强各部门对科技创新的参与和合作,集成各方资源,充分发挥国家、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计划和行业振兴计划的导向作用,协调和集成计划、经贸、金融、财税等多方力量,形成整体优势,强化支持企业创新和科研成果产业化的财税金融政策,共同推动科技创新工程的实施。充分运用各种新闻媒介,大力宣传科技创新的重大意义、发展目标和先进典型,为科技创新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以取得社会的关心和支持。

2、健全科技创新投入机制。健全科技创新的有效投入机制,加大市县两级财政对科技的投入,确保每年财政科技投入的增长速度高于地方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年增长速度。落实激励企业自主创新的财税优惠政策,引导、激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加强科技与金融机构的紧密联系,吸引金融机构加大对科技项目的信贷投入,引导民间资本以项目融资等形式参与高新技术项目开发。支持有条件的科技型企业上市融资。探索建立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健全多渠道、多元化科技投入体系,引导企业成为科研投入主体。

3、建立知识产权保护机制。贯彻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加强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深化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工作,持续加强知识产权创造和运用能力。组织实施一批专利技术产业化计划项目,建设一批知识产权产业化基地,培育一批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单位和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企业和大集团。提升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取得知识产权的积极性和转化率。完善知识产权工作机制,提高知识产权保护和管理水平。健全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提高知识产权服务水平。

推动教育发展和人力资源建设是加快转变、跨越发展的根本保证。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人才竞争力全面提升。

坚持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服务大局的方针,面向社会需求,优化结构布局,实施素质教育,明显提高财政教育投入,办好人民满意教育。至2015年全市学前三年入园率93.5%,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98%,三类残疾适龄儿童少年入学率96%,基本实现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90%,高等教育在校生2.47万人,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13.3年,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10.5年,从业人员继续教育年参与率40%

1、扎实推进基础教育

提升学前教育水平。建立健全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办园体制,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鼓励和支持社会各方面力量举办幼儿园,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解决城区和城乡结合部“入园难”问题,提高农村学前教育普及程度,对困难家庭幼儿入园进行资助。大力推动省级示范性幼儿园、市级示范性幼儿园、城市合格园和农村示范园的创建与评估,构建覆盖城乡各类学前教育机构的片区教研网络,努力提高学前教育普及程度。

夯实义务教育基础。建立健全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落实《教育法》规定的教育经费“三个增长”,2015年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达到全省平均水平。结合城镇发展规模,合理安排学校布局,推动市区、县城中小学校扩容建设,乡镇小学生就近入学,初中相对集中,切实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就地入学需求。加快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校安工程建设,均衡配置教师、设备、图书、校舍等各项资源,促进城乡和区域间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健全市、县学校教育信息化网络,实现城乡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配套项目建设,满足寄宿生的生活、医疗、交通等需要。继续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降低义务教育阶段农村学生特别是农村初中学生的辍学率。

优化发展普通高中。统筹高中阶段教育资源,鼓励和引导普通高中集中办学,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力争实现每县有一所一级达标高中,保持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规模大体相当。深入开展教学和课程改革,推进培养模式多样化和课程设置特色化,提升普通高中教育教学水平。扎实开展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建立创新和实践教育基地,实施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促进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

2、加快发展职业教育

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企业、学校共同参与的职业教育办学机制,推进职业教育体制改革,培育壮大职业教育集团,扶持和建设轻纺、机械制造、商贸旅游、生物制药、林产工业、水利电力、建筑、园林花卉、汽车制造与维修等经济社会急需专业,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加强技能型、紧缺型人才培养。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逐步实行中等职业教育免费制度。

合理规划职业教育布局,推进三明职业教育园区建设,实施县级职教中心标准化建设工程,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争创国家示范中职学校、国家优质特色学校,国家级示范专业和重点专业,打造省级中职示范性实训基地和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基地,促进职业教育规模、质量、效益良性发展,与优化产业结构相同步,与民生就业相适应。

3、提高高等教育水平

坚持内涵提升,适度扩大规模,调整优化高校学科设置,突出学科特色,加快建设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学科专业,建立高校学科专业建设与产业发展的联动机制,加强与主导产业相适应的学科专业建设,培养急需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实现人才培养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相促进,提高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能力,促进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提升,把高校建设成为三明科技成果转化、创新人才培养、产学研结合的示范基地。

三明学院适度扩大办学规模,提高办学质量,加强应用型专业建设,完善校区建设工程,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三明职业技术学院完成二期建设项目,争创省级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福建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完成分校区建设,建成省级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三明电大加快建设现代远程教育开放大学和三明市现代远程高等教育中心。

4、重视发展其他各类教育

重视和支持民族教育,进一步办好民族中小学和三明列东中学西藏班。完善特殊教育体系,实现特殊教育向学前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两头延伸,实施特殊教育提升工程,扩大残疾人接受教育机会。

完善终身教育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增强政府、社会和公民个人共同推进终身教育的合力。积极发展社区教育,办好社区大学,推进各类学习型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广播电视大学、自学考试等学习平台的作用,发展继续教育和远程教育。重视发展老年教育,全面建立县(市、区)、乡镇(街道)、村(居)三级老年学校。

坚持“鼓励、支持、引导、管理”的方针,推进民办教育办学模式、办学形式多样化和培养规格、质量特色多元化,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

5、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

加强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增强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完善教师培养培训体系,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创新教育思想、教育模式和教学方法,培养教育教学骨干、“双师型”教师、特级教师、学术带头人,造就一批教学名师和学校管理优秀人才。不断改善教师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条件,提高教师地位待遇,吸引优秀人才长期从教、终身从教。

建立和完善各类人才培养体系,健全人才公共服务机制,切实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实施“人才发展十三大工程”和落实“人才发展七大政策”,人才资源总量达到36万人,每万劳动力中研发人员达到27人,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比例达到17%,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受过高等教育比例达到14%,人才资本贡献率达到24%

1、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推进党政人才队伍建设。围绕思想政治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加大理论教育、专业培训和实践锻炼力度,努力建设一支自觉践行科学发展观、善于领导科学发展的高素质党政领导干部队伍。注重从基层和生产第一线考试录用党政机关公务员。推行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制度,加大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力度。

推进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着力培养善于资本运作、能够控制风险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职业经理人才、基层管理人才,加快培养企业发展急需的战略规划、资本运作、科技管理、项目管理的复合型经营管理人才,形成一支满足市场需要、适应不同产权制度的职业经理人队伍。

推进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以提高创新能力和弘扬科学精神为核心,依托重大科研和建设项目、重点学科和科研基地以及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项目,培养和造就中青年优秀专家,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素质优良、专业优化的经济社会发展专业技术人才队伍。

推进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加强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大力实施高技能人才培训工程和技能振兴计划,采取政府推动、社会广泛参与、学校教育培养、个人岗位提高相结合的方式,采用厂校挂钩、订单式培养的模式,加快高技能人才培养。大力推进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实施技师考评制度改革,全面推进高技能人才企业认证制度。

推进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基地建设,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农村教育培训网络,以服务农村改革发展为重点,加强农村人才开发,广泛开展农村适用技术培训和市场知识培训,培养大批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的乡村教师、医疗卫生人员、科技服务人员、文化工作人员、生产能手、经营管理能人、能工巧匠等各方面实用人才。

推进社会人才队伍建设。以社会人才培养和岗位开发为基础,以初中级社会工作人才为重点,建立健全以用人单位为主体、职业院校为基础、学校教育与单位培养紧密联系、政府推动与社会支持相互结合的社会工作人才培养体系,积极推进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完善社会工作岗位设置,多渠道吸纳社会工作人才,造就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

2、强化人才集聚

围绕产业升级集聚人才。大力引进和集聚高层次、紧缺人才和重点领域急需的专业人才,促进优秀人才向重点产业集聚,提高学术技术带头人、科技领军人才、创业创新人才比重,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

围绕重点建设集聚人才。依托重点项目建设,引进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和重点领域急需的专业人才,加强院士工作站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平台建设,力争有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入选国家“千人计划”,以人才的培养和集聚推进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品牌创新。

3、创新人才激励机制

建立人才评价体系。建立以能力为基础、以业绩为重点、定性定量相结合的人才评价体系。建立新型党政领导政绩考核机制,建立社会化职称评价和服务体系,建立职业经理人社会化评价制度。

完善人才分配激励制度。建立健全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制度,探索年薪制、项目工资、课题工资等分配制度。探索知识、资本、技术、管理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有效形式和办法。完善人才表彰奖励制度,建立以政府奖励为导向、用人单位和社会力量奖励为主体的人才奖励体系。

优化人才创业环境。加大人才创业宣传,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的社会氛围。积极推动各类人才的创业活动,完善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扶持政策,鼓励能人创业,支持劳动者自谋职业、自主创业。

4、促进人才合理流动

健全人才市场体系。完善多元化人才投入机制,鼓励企业和社会力量参与人才市场建设和人力资本投资。支持中心人才市场、县级农村人才市场和基层人才服务站建设,加快人才市场中介服务机构、人才法律服务中心、明港人才合作平台、人才市场信息化建设,完善人才市场服务体系。

完善人才流动机制。深化户籍、人事档案管理等制度改革,放宽户籍准入政策,推广以引进人才为主导的工作居住证制度,探索建立社会化的人才档案公共管理服务系统。鼓励专业技术人才通过兼职、定期服务、技术开发、项目引进、科技咨询等方式进行流动。

促进基层队伍建设。坚持市场配置和政策引导相配合,支持欠发达地区和基层培养引进人才。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和各类人才到基层、农村和欠发达地区创业或服务。继续实施选聘大学生到村任职、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服务社区计划。

专栏10:推动教育发展和人力资源建设相关概念

教育经费“三个增长”:即各级政府用于实施义务教育财政拨款的增长比例应当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比例,保证按照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义务教育费用逐步增长,保证教职工工资和学生人均公用经费逐步增长。

人才发展十三大工程:555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引进培养工程、明台港澳人才交流合作工程、党政人才素质提升工程、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素质提升工程、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名师名家培养工程、旅游产业人才培养工程、高技能人才培养工程、现代农业人才支撑工程、 社会工作人才培养工程、高校毕业生基层培养工程、明商返乡兴业工程、人才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工程

人才发展七大政策:人才投资优先保证政策、人才创业扶持政策、创新人才培养政策、更加开放的人才政策、有利于促进人才流动政策、明台港澳侨人才交流合作政策、促进人才发展的公共服务政策

人才资本贡献率:人才资本当期创造的价值占人力物力共同创造价值的贡献比例。

“双师型”教师:同时具备教师资格和职业资格,从事职业教育工作的教师。“双师型”教师是教育教学能力和工作经验兼备的复合型人才,对提高职业教育教学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加快转变、跨越发展的根本目的。要把发展经济与保障和改善民生更好地统一起来,逐步完善符合市情、比较完整、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经济社会发展良性互动,形成人民幸福安康、社会和谐进步的良好局面。

坚持把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位置,健全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和政府促进就业相结合的机制,实现比较充分的社会就业,力争新增城镇就业12万人以上。

1、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深入推进创建国家级创业型城市工作,完善创业政策体系,努力营造有利于自主创业、自谋职业、灵活就业的制度环境。鼓励高层次高技能人才、高校毕业生、个体经营者以及有一定技能和资金的农民工等各类群体创业带动就业。积极发展中小企业、民营经济和服务业,增加就业总量。继续实施税费减免、岗位补贴、培训补贴、社会保险补贴、小额担保贷款贴息等促进就业的财税政策。

2、提高就业服务水平。建立健全创业就业服务体系,为创业者提供开业指导、信息咨询、风险评估、创业融资、市场拓展、企业孵化等公共服务。建立覆盖全体劳动者的择业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鉴定制度,构建以职业院校、企业和各类职业培训机构为载体的职业教育培训体系,扩大职业培训规模,开展对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等免费实用技术培训,开展对未能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的劳动预备制培训和职工在岗、轮岗培训,加快技能型人才培养,全面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提高劳动者创业就业能力。健全面向所有困难群体的就业援助制度,加大对大中专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就业困难人员特别是零就业家庭、残疾人员和退役军人等群体的就业帮扶。

3、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加强劳动监察执法,改善劳动条件,完善劳动保护和劳动争议处理机制,建立企业和职工利益共享机制,健全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推进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全面推行劳动合同,扩大集体合同覆盖面,保障劳动者权益。

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方针,加快完善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以慈善事业、商业保险为补充,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1、加快完善社会保险制度。完善城乡社会养老制度,推动养老保险关系无障碍转移接续,全面推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完善老年人社会保障制度,做好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调整工作。健全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提高个体私营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参保率。坚持大病住院保障为主、兼顾门诊医疗保障,基本实现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城乡全体居民,逐步提高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层次和保障水平。扩大城镇职工医疗互助参与率。完善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制度。发挥商业保险在健全社会保障中的作用。加快建设社会保障卡系统,打造城乡统筹、区域联网的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平台,实现精确管理。

2、建设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提高城乡低保标准。加大对低收入和临时生活困难群众的帮扶救助,把城镇务工的非户籍家庭纳入城镇低保范围。完善失业保险制度,保障低收入群众基本生活。做好优抚安置工作,提高优扶对象及革命“五老”人员待遇。提高农村五保供养水平,逐步扩大医疗救助对象范围。加强对生活无着落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健全灾害突发等临时救助制度。

3、发展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以扶老、助残、救孤、济困、助学为重点,提高服务特殊困难群体水平。坚持家庭、社区和福利机构相结合,逐步健全福利服务体系。加快以市、县福利中心为主体的社会福利服务设施建设,积极推动社会福利服务社会化。加强残疾人、孤儿福利服务。培育和规范慈善组织,健全慈善事业保障体系。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要求,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使人人拥有基本医疗保障、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医疗卫生服务达到全省中上水平。

1、加强公共卫生建设。建立健全疾病控制、卫生监督、健康教育、妇幼保健、精神卫生、应急救治、采供血等专业公共卫生服务体系。重点实施卫生监督、妇幼保健及精神卫生等专业卫生服务机构达标建设,实现全市专业公共卫生机构达到国家建设标准。全面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积极防治重大传染病、慢性病、精神疾病和职业病,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继续实施降低孕产妇、婴幼儿死亡率的干预措施。完善城乡居民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保障。

2、提高农村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完善以县级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为骨干、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实现每个县办好一所综合性医院,每个乡镇办好一所卫生院。实施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工程。加强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每所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医生达3-4人。继续实施省上的“千名医师帮扶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万名乡村医生培训工程”项目,建立城市医院对口帮扶基层医疗机构的长效机制。引导医学院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医疗机构定期服务。完善基层医疗卫生补偿机制,改善基层医疗卫生人员待遇。

3、健全城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优化医疗资源布局,整合三明市区、永安、沙县卫生资源,做大做强三明市第一医院、第二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等重点医疗机构,新建三明市台江医院,加快推进三明市眼科防治中心、烧伤救治中心、口腔医学诊疗中心、中西医骨科诊疗中心等专科和沙县医院、永安市立医院、中医院等项目建设,提升中心城市卫生服务能力和水平。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逐步建立社区首诊、分级医疗和双向转诊制度,实现城市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分工协作机制。加强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建设,建立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公益性保障机制,到2015年全市达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覆盖率达100%。健全社区卫生人才培养体系,稳步推进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鼓励优秀人才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工作。

4、加快形成多元化办医格局。坚持公立医疗机构为主导、非公立医疗机构共同发展,加快形成多元化办医格局。按照政事分开、管办分开的改革方向,稳步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初步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支持和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医疗服务领域,拓展专科服务、老年护理等非基本医疗服务市场,促进不同所有制医疗卫生机构的互相合作和有序竞争,满足群众多层次、多元化的医疗服务需求。加快中医药事业发展,加强中医药特色专科建设,重点开发有特色优势的中药复方药物及中药创新药。

5、完善药品供应保障机制。全面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基层用药目录内的药品全部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农合药品报销目录,提高报销比例,严格控制非基本药物使用,加强临床用药指导和监管,合理控制医疗费用。建立基本药物供应体系和基本药物使用监督体系。加强药品质量监管,严格对生产、经营和使用单位的药品监管。

6、完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加快三明市体育中心、市少体校新校区建设,加强县级体育场馆、社区体育和农民体育健身设施建设,争取80%的县(市、区)建有体育场、综合体育馆和游泳池,100%的建制村建有公共体育场所。依托体育场馆向社会提供健身休闲、竞赛表演、体育培训等服务,鼓励社会各种资本进入健身休闲业,不断完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加快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承办好福建省第七届农民运动会。

统筹兼顾,综合施治,控制人口总量,提高人口素质,优化人口结构,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1、加强计划生育管理服务。落实人口与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建立健全以宣传教育为先导,依法管理、村(居)民自治、优质服务、政策推动、综合治理的长效机制。严格控制政策外生育,稳定低生育水平。实施优生促进工程,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构建性别公平制度,促进出生人口性别比平衡。强化综合服务意识,引导人口有序流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让计生家庭得到更多实惠。加强计生服务机构信息化、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提高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开展生育关怀行动。

2、积极发展老龄事业。积极发展社会养老产业,增加老年产品供给,壮大老龄服务业。建立覆盖城乡的居家养老服务网络,推进有条件的地区建立15分钟社区养老服务圈。实现养老服务从基本生活照料向医疗康复、精神慰藉、法律服务、紧急援助等方面延伸。调整医疗供给的结构,适应人口老龄化对医疗卫生和健康保健的新需求。加强农村敬老院建设,加大社区老年活动场所和服务设施的建设力度,实现各县(市、区)有一个社会福利中心及老年护理院,每个乡镇有一所敬老院,鼓励社会力量投资兴办各种类型的养老服务机构。到2015年,每千人拥有养老床位数达到30张以上。

3、促进妇女儿童事业进步。坚持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和儿童优先原则,全面实施新一轮妇女、儿童发展纲要,加强未成年人保护,优化妇女儿童发展环境,推动妇女积极参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实施“关爱女孩”行动,切实解决留守儿童教育和未成年人沉迷网络等问题,切实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加快市、县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建设。

4、支持残疾人事业发展。加快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为残疾人生活和发展提供稳定的制度性保障。将残疾人纳入各项社会保障制度,逐步提高低收入残疾人社会救助水平。实施“肢残助行”工程,实施儿童抢救性康复、托养、居家养护和“福乐家园”、“光明行动”计划。开展残疾人文化体育活动。实施城市无障碍设施建设。加大对农村残疾人生产扶助力度。积极创建“全国残疾人工作示范城市”。

坚持市场调节与政府调控相结合,调节需求、增加供给、完善制度、加强监管,保障居民合理住房需求。

1、加强保障性住房供给和管理。强化政府保障责任,加快以公共租赁房为重点的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加大政策性住房的供应,建立健全满足多层次群体、多元化需求的住房保障体系。努力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逐步扩大到住房困难的中低收入家庭、新就业职工和进城务工人员。完善廉租住房保障方式和租赁补贴制度。推进城市各类棚户区改造和旧住宅区综合整治。推进农村危房改造,解决好灾后重建、造福工程、地质灾害治理等农村住房问题。优先安排保障性住房用地,严格落实土地出让收益用于保障性住房建设的比例。完善保障性住房投融资机制。扩大公积金制度覆盖面,加强住房公积金监管。加强保障性住房管理,建立规范化住房情况审查制度,健全准入和退出机制。

2、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加快住房信息系统建设,完善住房体制机制,进一步落实房地产税收和差别化信贷政策,合理引导住房需求,支持居民自住和改善性购房需求,抑制投机性需求。健全房地产市场体系,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强化政府监管职能,加强房地产监测分析。进一步加强土地供应管理,合理确定土地供应方式和内容,建立住房建设用地稳定供应机制。加强房地产用地、建设和销售的动态监管,依法查处违法违规行为,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专栏11:优先保障和改善民生相关概念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一是针对全体人群的公共卫生服务任务,包括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健康教育宣传与咨询;二是针对重点人群的公共卫生服务,包括儿童保健、孕产妇保健、老年人保健;三是针对疾病预防控制的公共卫生服务,包括为适龄儿童预防接种、传染病防治、慢性病管理、重性精神疾病管理。

重大公共卫生项目:实施结核病、艾滋病等重大疾病防控和国家免疫规划、农村妇女住院分娩、8-15岁人群开展乙肝疫苗接种、所有农村育龄妇女实行孕前和孕早期免费补服叶酸、所有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贫困白内障患者开展复明手术、农村卫生改厕等重大公共卫生项目。

福建省“千名医师帮扶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万名乡村医生培训工程”:加强农村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的举措,每年从城市三级医院、县级医院分别选派一定数量医师对口帮扶县级医院及乡镇卫生院;每年免费培训万名乡村医生。

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是加快转变、跨越发展的活力源泉。充分发挥文化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社会功能,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传承弘扬特色文化,提升人民群众文明素质。

1、提升精神文明创建水平。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加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信念教育,深入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建设,倡导爱国守法和敬业诚信,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培育奋发进取、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的社会心态。突出弘扬主旋律,正确引导社会舆论,重视加强重点新闻媒体和互联网等新兴媒体建设。大力弘扬“开明、清明、文明”的三明精神和“锲而不舍、敢为人先”的新时期老区苏区精神以及“敢拼敢上、爱拼会赢、争先发展”的创业精神,积极开展道德模范评选和好人建设活动,广泛宣传英模人物和先进典型,坚决杜绝低俗、庸俗、媚俗等腐朽文化传播,推动形成扶正祛邪、惩恶扬善的社会风尚。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不断提高全社会科学素质和科学思维能力。坚持和发展“好在共建、贵在坚持、重在建设”的创建机制,以“满意在三明”为主题,以“三明、三创、三促”为抓手,推进公共文明创建工作,着力养成文明习惯、推进文明服务、提高文明素质、加强文明管理。大力开展志愿服务,高度重视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拓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奋力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城市。

2、传承弘扬特色文化。重点挖掘、保护发展客家文化、朱子文化、红土地文化、抗战文化、古人类文化,加强对三明土堡群、泰宁尚书第古建筑群、清流赖坊古村落、永安大腔戏、泰宁梅林戏、大田板灯龙等重点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和利用,打造一批历史文化名村,争创国家级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依托泰宁丰富的旅游、文化资源优势,巩固世界自然遗产和世界地质公园品牌;办好第25届世界客属恳亲大会,打造世界客家寻根朝圣祖地品牌;挖掘与开发朱熹诞生地和朱熹理学文化,打造尤溪中国朱子文化城品牌;加快三明万寿岩、三明中村回瑶文物园、明溪南山遗址公园等项目建设,打造古文化品牌;依托永安吉山、复兴堡抗战文化旧址保护开发,打造永安抗战名城品牌;发挥三明老区苏区资源优势,打造三明老区苏区品牌。

坚持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两手抓,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机统一,充分发挥文化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功能,提升文化软实力。

1、发展公共文化事业。加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和服务网络建设,推进重点文化惠民工程,新建三明市图书馆、艺术馆、博物馆、青少年宫、革命历史纪念馆,改扩建三明市档案馆,加快县(市、区) 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影剧院和县级档案馆建设,实现“电视户户通”和“有线广播村村响”,继续建好乡镇综合文化站、农家书屋,实施农村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农村电影“2131”放映工程,加强地方志编纂。发展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事业,推动文化创新,实施文化精品工程,开展广场文化、社区文化、农村文化、校园文化、企业文化、军营文化、节庆文化等各类群众性文化活动,保障公共文化产品的有效供给。

2、增强文化产业实力。大力发展经营性文化产业,实施文化产业项目推进计划,重点发展文化创意、动漫游戏、文化会展、文化旅游、出版印刷、教育培训、演艺娱乐、体育健身等文化产业。加快建设闽台(永安)文化创意产业园、海峡(泰宁)旅游文化产业园、世界(宁化)客家始祖文化园、清流灵台山客家文化城、尤溪朱子文化城、大田高山茶文化创意产业园、城市多功能电影城(院)、海峡闽中文化创意中心、三明国际影视城、沙县小吃文化城、建宁金铙山创意产业示范园等文化产业项目,增强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不断提高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

适应群众文化新变化新要求,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切实为繁荣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1、推动文化改革创新。加快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稳步推进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创新公共文化服务运行机制,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加快推进文化管理体制改革,总结推广三明市歌舞团改革创新经验,突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进一步鼓励文化创新,支持创新文化生产和传播方式,发展新型文化业态。鼓励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进入文化产业领域,扩大文化的多元化供给。

2、加强文化市场管理。推进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建立健全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促进文化资本、人才、技术在更大范围内合理流动。建立健全文化市场管理信息网络。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严厉打击侵权盗版、非法出版、非法营销等不法活动,维护文化市场秩序。加强网络文化建设管理,遏制淫秽色情、恐怖暴力等有害信息传播,净化社会文化环境。

专栏12:推动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相关概念

“三明、三创、三促”:“三明”是指弘扬“开明、清明、文明”的三明精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三创”是指突出“创业、创新、创优”,不断提升城市形象。“三促”是指拓展深化群众性创建活动,促进先行先试;坚持统筹兼顾,促进科学发展;深化思想道德建设,促进文明和谐。

农村电影“2131”放映工程:为切实解决农村看电影难的问题,国家发改委、广电总局、文化部联合下发文件《关于进一步实施农村电影放映“2131工程”的通知》(国办发〔200738号)。“2131工程”是指到2010年基本实现全国农村放映的目标,其中“21”是指21世纪,“31”是指31,一村一月一场电影。

改革创新是加快转变、跨越发展的强大动力。按照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深化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努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

进一步理顺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切实把政府职能转向提供公共服务、创造良好发展环境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加快建立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和廉洁政府。

1、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强化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责任,健全投入保障机制。完善社会管理体制,更好地发挥公民和社会组织在公共事务管理中的作用。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继续下放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加强各级行政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推进行政许可职能整合与集中改革,强化窗口审批授权,全面推行网上审批和项目联审联办,进一步减少审批事项,规范审批行为,提高行政效率。加快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减少对微观经济运行的行政干预,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继续优化政府组织结构,理顺职责关系,强化部门责任。深化乡镇机构改革,加强基层政权建设,赋予乡镇履行职能必要的事权和财权,着力提高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稳步开展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建立健全符合各类事业单位特点的收入分配制度。

2、完善政府民主决策和绩效管理。建立公众参与、专家论证和政府决策相结合的决策机制,健全重大事项决策的规则和程序,实行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和依法决策。增强公共政策制定的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对涉及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事项,要广泛征询意见,充分进行协商和协调。对专业性、技术性较强的重大事项,要认真进行专家论证、技术咨询、决策评估。对同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事项,要实行公示、听证等制度,扩大人民群众参与度。完善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建立科学合理的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和评估机制,将就业、居民收入、社会保障、生态环境、社会治安等民生和公共服务指标作为重要考核事项,引导形成正确的政绩观。健全决策失误责任追究制度和纠错改正机制。推行行政问责制度,明确问责范围,加大责任追究力度,改进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提高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

3、深化投资体制改革。强化企业投资政策引导,积极鼓励和大力促进民间投资。进一步完善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制和备案制,推行项目法人招标和代建制,强化企业的投资主体地位。加强政府投资项目管理,规范政府投资行为,强化政府投资资金的统筹协调,注重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推行政府投资公示制度和重大投资项目后评估制度,完善投资体制和机制,健全投资调控体系。

1、推进地方财政体制改革。完善公共财政体制,实行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科技进步、资源节约利用和环境保护的财税制度。大力培植财源,优化税源结构,强化税收征管,增强财政实力。在合理界定事权基础上,按照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原则,进一步理顺各级政府间财政分配关系。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集中新增财力优先保障社会事业和民生工程,向薄弱环节和农村地区倾斜,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推进收费基金制度改革,深化部门预算改革、国库集中收付、收支两条线、政府采购等制度改革,推行公务卡管理试点。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工作,努力防范地方财政风险。有效整合各个领域的专项财政资金,统筹配置财政资源,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2、深化金融改革与创新。加快地方性商业银行改革发展步伐,支持三明农村商业银行夯实发展基础,壮大资本实力,扩大经营规模,积极创造条件跨区域设立分支机构。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积极创新和拓展金融产品,延伸金融服务链,引入区域产业投资基金、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发展产权交易、金融租赁,构建完善的现代金融服务体系,保持信贷稳定较快增长,着力提高金融支持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积极推动企业多元化融资,改善融资结构,提高直接融资比例,大力支持企业在境内外资本市场上市融资、再融资及债券市场融资。积极推进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发展,完善金融机构外汇服务功能,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建立健全中小企业征信工程、农村信用工程和小城镇信用工程等社会信用体系,提高社会信用水平。

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推进生产要素市场化的进程,加快建立和完善反映资源要素稀缺程度的价格形成机制。

1、完善资源性产品价格形成机制。继续推进水价改革,完善水利工程供水价格和城市供水价格政策。按照保基本、促节约的原则,大力推行居民用电、用水阶梯价格制度。建立价、税、费、租联动机制,推进资源税改革,完善计征方式,将重要资源产品由从量定额征收改为从价定率征收,促进资源合理开发利用。

2、深化公共资源市场化配置改革。继续完善公共资源市场化配置制度,推进公共资源进入统一的配置平台交易。健全经营性建设用地市场化配置机制,完善工业用地招拍挂出让制度,推行工业用地出让区别年限制改革试点,健全土地收购储备制度和集约节约用地机制。整合现有产权交易机构,完善技术市场、人力资源市场。规范发展探矿权、采矿权交易市场,大力发展排污权交易市场。

3、建立健全环保收费制度。开展排污权有偿使用试点,建立排污权有偿使用制度。全面落实污染者付费原则,将排污费征收标准提高到能够补偿环境治理成本的水平,根据国家排污费征收方式改革试点要求,提高征缴率。完善污水垃圾处理收费制度,有条件的县(市)适度提高污水、垃圾处理收费标准。

以优化国有经济布局结构和打破垄断为重点,进一步开放市场,引入竞争,创造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的体制环境。

1、发展壮大民营经济。逐项落实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营造民营经济发展的法制环境、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促进民营经济占全市经济总量的比重大幅提升。大力实施民资“回归工程”,拓宽民营经济发展的市场空间,发展壮大商会经济,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基础产业、基础设施、社会事业、市政公用事业、政策性住房、金融服务、商贸流通等法律法规未明确禁止准入的行业和领域,规范设置投资准入门槛,创造公平竞争、平等准入的市场环境。对民营企业在投资核准、融资服务、土地使用、对外贸易和经济技术合作方面与其他所有制企业一视同仁,实行同等待遇。鼓励和引导民营企业通过参股、控股、资产收购等多种形式,参与国有企业的改组改造。支持民营企业管理创新和品牌建设。支持民营企业以股权、实物和知识产权等非货币方式扩大投资。完善中小企业信贷模式、融资担保、信用评价、法律援助、人才培训和技术服务等平台,加强和改进对中小企业的引导和服务。

2、推进国有经济调整。深化国有企业改革重组,加大对全市具有重要带动作用的企业重大项目、重要战略资源收储开发项目、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项目、节能减排项目的政策支持力度,健全国有资本合理流动机制,加快从一般竞争性领域退出,推动国有资本向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向可能形成主导产业的行业和领域集中,向优势企业集中,培育大企业、大集团。积极开展与央企、外资、民营资本的对接,引进战略投资者,增强我市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分离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的社会公共管理职能和国有资产出资人职能,建设专业化的出资人代表机构。探索建立公益性和竞争性国有企业分类管理体系。健全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和收益分享制度,提高上缴比例,扩大支出范围,更多用于社会保障等民生领域支出。进一步完善国有非经营性资产和自然资源监管体制。坚持培育和引进相结合,支持现有总部企业做大做强,大力引进具有竞争力和影响力的总部企业,发展壮大总部经济。

提升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是加快转变、跨越发展的重要途径。坚持规模与质量并重,实施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要创造良好的对外服务环境,更加积极、合理、有效的利用外资,转变外贸增长方式,加强明港澳和东盟自贸区合作,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充分发挥华侨华人作用,扩大对外交流,深化区域合作,进一步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和层次。

立足产业资源,依托开发区和产业集中区,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重点围绕五大主导产业和区域特色产业策划一批能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大项目、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和节能环保项目招商推介,锁定一批境外跨国公司、大企业、大集团和大财团,突出产业化招商、定向招商,推进现有外资企业以商招商,引进一批产业关联度大、技术含量高、辐射带动能力强的高端项目、龙头项目和配套项目,健全招商引资重点企业和重大项目的跟踪及服务机制,增强招商引资实效。要做好新一轮开发区调整、扩区、升格和增设工作,加快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和引导相关项目到开发区和产业集中区落户,把开发区作为全市招商引资和承接产业转移的主阵地、主载体,提高开发区的产业集聚度和外资项目比重。

拓宽利用外资领域和渠道,创新招商引资方式,优化招商引资结构,提高招商引资质量。坚持引进产业资本与引进金融资本相结合,引导外资投向我市现代物流、商业零售、中介服务、旅游以及社会事业等领域,积极引进境外银行、保险公司来我市设立分支机构,促进地方金融的发展,鼓励有条件的企业采取项目融资、股权投资、企业并购等多种方式发展与国际大企业的战略合作,推动我市企业境外上市,引导境外上市企业筹集资金在明投资,支持现有外资企业增资扩产,坚持引资与引智相结合,加快引进先进技术和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吸引更多的区外公司来明设立地区总部、研发中心等,更好地学习借鉴先进管理经验,促进管理创新和科技创新。鼓励引导农业、环保、基础设施项目和中小企业等利用各类国外优惠贷款及国际金融组织贷款。

培育出口基地与龙头企业,提高出口产品科技含量。依托我市的产业和资源优势,进一步提高生产型企业出口比重,优化出口商品结构,推进以农林产品为主的出口基地建设;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进一步提高纺织、农业、林产、矿产、化工、建材等传统出口产品的档次和附加值。推动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延伸产业链。鼓励企业境外注册商标、创立出口品牌、开展各类产品认证等,以品牌战略提高我市出口产品附加值。重点培育一批超亿美元的大宗商品出口和出口千万美元以上的龙头企业。

加快市场多元化进程和口岸建设。要做好市场细分工作,根据目标市场的需求情况,找准市场定位,重点突破。有针对性地拓展东欧、非洲、拉美、独联体、中东、南亚等新兴市场。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启动为契机,进一步加强与东盟贸易合作。引导企业做好自贸区市场研究与布局,设立贸易网点,综合运用自贸区资源、通关等优势,扩大对东盟市场进出口份额。积极组织参会参展,大力引导和支持企业参加境内外各类会展活动,依托展会平台开拓国际市场。加强口岸和通关建设服务,特别是加快“陆地港”电子口岸建设,实现海关查验检验等方面的规范化和国际化。注意研究国际贸易壁垒、汇率等动向,加强对出口企业的引导和服务。用足用好各项外贸政策,扩大出口信用保险覆盖面,改善贸易环境。

积极融入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与全国发展大局,立足自身的实力与特色,推动跨区域经济与社会协作。进一步加强与海西沿海中心城市的联动互动,围绕山海协作示范园区建设,主动承接沿海地区工程机械、轻纺、农林产品加工等产业转移,呼应海峡西岸临港工业基地建设,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依托海西通道优势,发挥三明纵深推进的前锋作用,加强与内陆地区在基础设施、战略资源、产业、旅游、物流等领域的合作力度,逐步建立统一有序的跨区域市场网络,建设沿海拓展腹地的桥头堡。主动对接两大三角洲,以林产工业、生物医药、金属制品加工等产业为重点,承接“珠三角”、“长三角”的产业转移和产业链延伸,进一步加大向两个三角洲的“招才引智”力度。加强与西部地区的对口帮扶,在西部大开发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进一步加强区域协作意识,参与建立区域协作机制,完善区域协作平台,促进区域协作向领域更加宽泛、层次更加深化、合作更加紧密的方向推进,促进省内的闽东北和闽西南两个经济协作区、跨省的闽浙赣皖和闽粤赣两个经济协作区交流合作。构建重点突出、结构合理、互利共赢的区域协作体系,推动区域一体化发展。

加强与港澳投资贸易促进机构的联系,构建互动招商平台,积极吸引港澳企业来明投资,推进明港澳经贸、旅游、物流、金融等领域合作。加强同海外华侨华人及社团的联络和沟通,做好侨胞侨眷的服务工作,积极引进侨智侨力,鼓励归国人员自主创业,大力推动海外侨胞来明投资兴业。 

坚持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鼓励有条件的企业积极稳妥地参与境外资源开发类项目,以重点产业为基础,加快成熟、优势产业链向境外延伸,带动我市技术、产品、设备等出口和劳务输出。鼓励有实力的企业到国外设立贸易网点,开展境外加工贸易,对外工程承包和投资兴业。加强国际投资环境研究,收集整理境外投资方面的信息,为企业提供政策咨询、涉外法律服务,提升对外经济合作服务水平。积极发展对外劳务合作,有序输出劳务。

推进明台交流合作是加快转变、跨越发展的战略要求。紧紧抓住国家海西战略赋予的机遇,以两岸签署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为契机,以林为桥,沟通两岸,积极先行先试,大力推进两岸经贸合作、文化交流和人员往来。充分发挥三明自然资源、历史文化、老工业基地的优势,依托现有台资企业和渠道,努力构建明台交流合作平台,拓展合作领域和空间。

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品位开发、高效率运作”的要求,加快推进规划控制面积为130平方公里、首期开发面积为68平方公里的台商投资区建设,推动吉口新兴产业园高新技术、机械装备、特色资源深加工等产业发展,推进贡川产业园汽车零部件、纺织新材料等产业发展,推进城南产业园金属深加工、新型复合建材等产业发展,逐步建成功能齐备、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的产业新区,力争工业增加值突破100亿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充分利用台商投资区招商引资优惠政策,扎实做好项目策划、生成、推介、对接工作,争取在引进好项目、大项目上取得重大突破。创新开发建设管理体制,强化管委会的开发责任和管理职能,高效有序推进海西三明台商投资区开发建设。

依托海峡两岸(三明)现代林业合作实验区和清流台湾农民创业园,办好海峡两岸林业博览会及投资贸易洽谈会。规划建设三明林博园、永安闽台现代竹业合作示范园和闽台(泰宁)科技园。促进对台农业和林业资金、技术、良种和设备等生产要素的引进与合作,构建两岸人员、科技、信息交流平台,建立明台良种引进繁育中心、示范推广基地和台湾农业技术、新品种推广中心;加强明台农民合作组织交流,借鉴台湾经验,推动三明农民经济合作组织更好的发展。以引进台湾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现代林业、现代服务业和动漫产业等为重点,加大台资引进力度,推动明台产业深度对接,力争合同利用台资翻一番。加强与台湾机电、农机等协会的合作,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发展壮大三明机电、农机产业。加强明台现代林业和农业合作,建设全国对台林业合作和林业改革示范区、现代林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闽台合作高山生态茶业示范区。推进明台物流产业合作,加快海西三明现代物流产业园开发建设,鼓励台湾大型物流企业到我市拓展物流业务。推进明台金融合作,引进台湾金融机构和风险投资基金在明设立分支机构,推进三明辖区金融机构开办人民币和新台币兑换业务,积极推动开办对台离岸金融业务,促进开展明台贸易以人民币计价结算试点。

围绕建设海西重要的对台文化交流基地,以两岸客家文化、朱子文化交流为重点,推进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精心组织石壁客家祖地祭祖大典、朱子文化节等活动;以永安复兴堡闽台文化街区建设为重点,挖掘提升两岸抗战文化;以明台寻根谒祖、族谱对接活动为重点,弘扬两岸宗亲文化;以泰宁峨嵋峰慈航祖庭、慈航故里建宁报国寺曹洞宗福建祖庭开发为重点,推动两岸宗教文化交流;以沙县小吃为重点,推动两岸小吃文化交流;以职业教育、高等教育为重点,开展明台高校合作办学,推进校企合作;鼓励台商在明建设医院和相关设施,引进先进的医疗技术和管理机制;拓宽闽台红十字会和慈善事业交流合作,深化新闻媒体、动漫产业和体育事业交流合作,密切明台青少年交流交往。

加强明台旅游合作,围绕构建海峡旅游,建立健全明台旅游合作机制,加强与台湾旅游机构的交流与合作,打造海峡西岸经济区重要生态和文化旅游胜地。加大泰宁世界自然遗产和世界地质公园等旅游品牌入岛宣传推介力度,以泰宁大金湖与日月潭、泰宁世界地质公园与台湾野柳地质公园对接为重点,共推双向旅游精品线路,提升三明旅游在海峡旅游中的影响力和知名度。促进台湾入明游客明显上升,力争台湾游客年均增长20%以上。

建立对台快速通道,依托海西三明综合交通枢纽,通过三明“陆地港”,将沿海港口的功能延伸到三明,采取海铁联运、公路水路联运等运输方式,拓宽三明对台开放通道。建立明台两地便捷通关机制,建立健全外经、台办、口岸、海关、商检、公安、交通、工商等部门协作机制,推进电子口岸建设,创新通关管理模式,提高口岸通关效率。建立对口交流平台,推动明台城市和乡镇(街道)对口交流,深化海峡两岸乡镇对口交流活动,积极探索明台乡镇交流合作的互动机制,促进明台地方与民间交流更加密切。

专栏13:构建明台交流合作重要平台相关概念

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英文为Economic Cooperation Framework Agreement,简称ECFA,台湾方面的繁体版本称为“海经济合作架构协议”,是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与财团法人海峡交流基金会在遵循平等互惠、循序渐进的原则下,达成加强海峡两岸经贸关系的意愿。协议的内容主要包括贸易与投资、经济合作、早期收获等。

 

加强社会管理和民主法治建设是加快转变、跨越发展的基本要求,促进公平正义是社会安定稳定的重要保障。适应社会结构剧烈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公共需求急剧增长、思想观念重大变化的新形势,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法治,保持社会安定有序、充满活力。

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完善基层管理和服务体系,发挥群众组织和社会组织作用,提高城乡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形成社会管理和服务合力。

1、创新社会管理机制。坚持寓管理于服务,从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出发,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快完善公共财政体制,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支出比重,增强政府管理服务能力。健全社会管理格局,充分发挥多元主体在社会管理中的积极作用,发展壮大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鼓励和支持企事业单位承担社会管理责任。

2、提高基层社会管理能力。建立共建、共管、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结构,建设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建立健全基层群众合理平等对话沟通机制和调动人民群众积极性的激励机制。强化乡镇、街道社会管理职能,加强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建设,增加社区工作人员,健全新型社区管理和服务体制。完善城市住宅小区物业管理,增强物业服务功能。试行流动人口居住证制度。建立健全社区矫正和刑释解教人员帮教工作体系。建立健全中小学、幼儿园安全长效机制。建立社会心理健康评估和干预机制。健全社区工作者选聘、培训、评价、使用、激励机制,推进社会工作专业化、职业化。

3、加强社会组织建设。坚持培育发展和管理监督并重,促进各类社会组织规范发展,充分发挥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作用。培育扶持和依法管理社会组织,支持其参与社会管理和服务。鼓励社会力量在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社会福利等领域兴办民办非企业单位。发展和规范各类基金会,完善非赢利组织税收优惠政策。实行社会组织信息公开和评估制度。引导各类社会组织完善内部治理结构。

4、健全维护群众权益机制。完善党政主导、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联动的“大调解”机制,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发挥部门依法处理矛盾事项职能作用,有效解决劳动争议、医疗纠纷、土地征收征用、城市建设拆迁、环境保护、企业重组和破产、涉法涉诉等人民内部矛盾问题。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渠道,实施依法处理信访事项“路线图”。建立防止建设单位和企业拖欠农民工工资的长效机制。健全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和重大政策制定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全面加强安全管理,推动公共安全保障体系从被动应对型向主动防控型转变,从传统经验型向现代管理型转变。

1、提高安全生产水平。坚持安全发展,建立健全安全生产体制机制,强化生产安全、交通安全、校园安全、消防安全、网络安全的管理职能和监管责任,有效防范和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严格安全目标考核与责任追究。严格安全许可制度,推广先进适用的安全技术设备。加强安全监管监察执法能力建设,实行重大事故隐患治理逐级挂牌督办和公告制度。实施煤矿安全技术改造、尾矿库危库治理、重大危险源监控系统建设。实施职业危害普查,防范治理各类重大职业危害。加强安全生产教育与培训,推动安全诚信企业、安全社区建设。规范安全生产中介组织管理。

2、保障食品和药品安全。严格执行食品和药品质量安全标准及技术规范,强化检测、监测能力建设,健全信息快速通报制度和快速反应机制。继续抓好“餐桌污染”治理工作,建设“食品放心工程”,保障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科学开展各类传染病的监测、报告、风险评估及预警工作。加强区域性保健食品、化妆品检测中心和疫苗供应体系建设。

3、完善应急管理体系。健全各级政府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机制,有效应对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社会安全等突发公共事件,提高危机管理和抗风险能力。健全市、县二级综合应急救援体系,加强应急物资储备,完善应急预案体系,强化应急管理能力。

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营造团结和谐的政治环境、安定稳定的治安环境、规范有序的经济环境、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安居乐业的生活环境。加强政法队伍建设,深化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深入推进公正廉洁执法。

1、完善“平安三明”建设机制。围绕“四个位居前列”、“五个明显增强”、“六个有效防止”的目标要求,以深化“平安三明”建设、争创全国综治“长安杯”为抓手,深入开展新一轮平安先行县(市、区)、平安先行乡村、平安先行社区等创建活动,深化平安企业、家庭、学校、医院、交通、金融、景区、边界、文化市场等行业系统创建活动。加强城乡社区警务、群防群治等基层基础建设,建立市场化、社会化的群防群治经费筹措保障机制。

2、构筑维护稳定的网络体系。深入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责任机制。健全维护国家安全工作体系,强化情报信息工作,落实重点防范管控措施,建设人民防线。健全经济安全运行保障工作体系,强化经济安全预警防范管理措施,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健全矛盾纠纷预防排查化解工作体系,加强维稳“三支队伍”建设,深入推行综治信访维稳1+N联动工作模式,努力实现“民转刑”和群体性事件等下降的目标。健全社会治安打防管控工作体系,加大刑事案件预警、侦破力度,依法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加强城乡社区警务建设,切实解决治安热点、难点问题。健全社会管理工作体系,加强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做好流动人口、特殊群体、高危人群的服务管理工作。健全基层组织网络运行工作体系,完善综治协管员、平安中心户长的管理培训、考评奖惩机制,加快基层综治协会建设步伐。

3、健全完善治安防控体系。以“安民工程”为重点,科学规划,建设公共安全监控、预警、指挥系统设施,提高城乡治安防控体系科学化、信息化、现代化水平。保障治安、交通、消防安全等公共安全设施随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发展完善。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市的有机统一,发扬社会主义民主,不断巩固军民军政团结。

1、加强民主建设。确保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依法履行职能,支持和保证各级人民政协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的桥梁纽带作用,充分发挥民主党派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切实做好民族、宗教和侨务工作,形成推动跨越发展的强大合力。加强基层民主建设,推进党务公开和政务公开、厂务公开、村务公开、校务公开、医院院务公开,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2、推进依法行政。稳步推进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建立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执法体制,严格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构建公平正义的法制环境。加强政法队伍建设,不断提升各级干部的履职能力和工作水平,全面加强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和反腐倡廉建设。规范司法行为,加强司法监督,促进司法公正,维护司法权威。加强普法教育,增强公民法制意识。       

3、巩固军政军民团结。统筹推进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努力推进军民融合发展,加强军地协调配合,不断巩固和发展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新型军政军民关系。加强国防教育,增强全民国防意识,积极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健全和完善人防体系,加强民兵、预备役部队建设,提高国防动员能力。进一步提高双拥工作水平,深入落实优抚政策,巩固和发展“全国双拥模范城”成果。

 

专栏14:加强社会管理和民主法治建设相关概念

处理信访事项“路线图”:依法处理信访事项按照调解、行政三级处理、法院两审终审、检察院法律监督、人大权力监督的路线图。属于行政部门管辖的按行政机关调查处理、复查、复核“三级终结”方向走;属于法院受理、办理的,由法院管辖。行政机关“三级终结”仍不服,符合人民法院受理范围的案件,可告知其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属于人民法院受案范围的,人民法院及时受理,经人民法院一审或二审终审产生法律效力的案件必须坚决执行。如果信访人还不服,可向人大反映,人大对反映的普遍性问题,可向司法机关、行政机关提出意见,但不直接受理、处理个案。“路线图”是《信访条例》和相关法律法规的具体化、形象化、程序化。

四个位居前列:经过5年努力,实现“综治工作成效、综治责任制建设、公众安全感和满意率、基层综治组织网络和运行机制建设”4个位居全国前列。

五个明显增强:应对传统和非传统安全威胁、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优化经济法治环境、驾驭社会治安局势、动员各方力量参与社会管理的五个方面能力明显增强。

六个有效防止:有效防止在全国全省造成重大社会影响的危害国家安全和社会政治稳定的事件,大规模群体性事件,群死群伤治安安全事故,突出区域性治安稳定问题,暴力恐怖犯罪、涉黑涉恶犯罪以及涉众型经济犯罪案件,执法队伍违法违纪案件。

维稳“三支队伍”:维稳信息员、维稳群众工作队、网络舆情引导员。

基层综治信访维稳1+N联动工作模式:在乡镇(街道),“1”是指综治信访维稳联动中心,“N”一般由司法所、派出所、基层法庭和信访、民政、武装、团委、妇联、计生、林业、土地等单位组成。在农村(社区),“1”是指综治工作站,“N”一般由调解会、治保会、警务室、民兵营、团支部、妇代会、老年协会等组成。特殊情况下,“N”还可因地制宜地吸收有关单位和工业园区的一些政法综治组织参加。以“1+N”模式,构建基层综治工作联动网,就是在乡镇(街道)党委、政府或村党支部、村委会的统一领导下,由乡镇综治信访维稳联动中心或村综治工作站牵头组织辖区各方力量,整体联动、综合协调、立体运作。

民转刑:民间纠纷转化为刑事案件。

本纲要经过全市人民代表大会审议批准,是未来五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具有法律效力。要举全市之力,确保完成纲要确定的发展目标和任务。

充分发挥产业、财税、投资等政策的导向作用,调整和完善经济政策,合理引导社会资源,保障规划顺利实施。

1、加强产业政策引导。积极落实国家产业政策,制定符合我市实际的产业导向,加强信贷、土地、环保、科技等政策和产业政策的配合,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强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研究开发扶持。强制淘汰高消耗、高污染的落后生产能力、工艺和产品。按照引导产业集聚发展的原则优化产业布局,引导各类生产要素向优势行业和企业集聚,向主轴、快速铁路和高速公路沿线、园区集中。支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竞争力强的大企业发展壮大。

2、加强财税政策引导。完善公共财政体系和优化支出结构,财政预算支出重点用于以下优先领域:公共教育、公共卫生、公共文化等社会事业,公共交通、生态环境等公共产品和公用设施建设,社会就业、社会分配、社会保障、社会福利、社会秩序等公共制度建设。

3、加强投资政策引导。完善政府投资管理体制,整合政府投资资金,优化投资结构,改进投资方式,确保重大工程和项目有效实施。政府重点投资新农村、城镇化、老少边穷地区、科技创新、基础设施、节能减排、生态环境保护、社会事业和公共服务、保障性安居工程等领域。

加大项目工作力度,深化项目推进年活动,把实施项目带动作为推动规划实施的重要手段,不断完善重大项目策划生成、储备管理、落地实施、协调推进、扶持激励机制,加大重点建设对固定资产投资的引领作用,进一步集聚要素资源,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后劲。

1、加快项目策划生成。创新项目策划生成机制,充分发挥市级重大项目工作组的功能作用,每年策划生成一批民生工程项目、一批产业升级项目和一批基础设施项目;健全完善项目储备库管理制度,增强项目发展的协调性、可持续性,形成“投产一批、续建一批、开工一批、储备一批”的滚动发展态势,为“十二五”期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项目支撑。

2、加大重点建设力度。围绕海西发展战略部署,结合三明经济社会发展、产业布局和资源优势,规划实施一批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社会事业、生态环境和商贸服务重点项目,特别是要着力推进一批关系我市经济社会长远发展、促进重点产业集聚和规模壮大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龙头企业项目,确保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增长,不断提高我市重点项目在全省重点项目盘子中的比重,提高重点建设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扩大项目带动效应,增强经济发展后劲。

3、加强项目建设管理。积极推行标准化管理,落实好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合同管理制、竣工验收制、质量终身负责制、安全责任制、决算审计制、廉政监督约束机制和政府投资项目代建制,提高项目管理水平和投资效益;建立和完善项目的专家咨询和评估论证制度,提高项目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加强重点项目跟踪管理,进一步落实分级分类管理责任,加强项目运行情况分析和协调推进;完善项目督查考评制度,加强对项目业主目标完成考评和参建单位业绩信誉评价登记,严格实施重大项目稽查和审计制度,实现重点建设项目投资、工期、质量、安全和廉政“五同步”。

4、强化项目服务实效。围绕项目前期报批,成立重大项目前期工作小组,坚持实施“五个一”工作机制;围绕项目协调推进,建立项目建设存在问题月报和专报制度,定期或不定期召开协调会、调度会、现场办公会,开展各种督查督办活动;围绕优化服务环境,真心实意为项目建设办好事、做实事、解难事,把一次性告知制、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联审联办制等制度真正落到实处,积极营造优质服务项目的良好氛围。

本纲要明确的发展目标和任务,主要依靠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实现,各级政府正确履行职责,强化执行力,营造良好实施环境,合理配置公共资源,全力推动完成。

1、明确预期性目标任务的实施责任。本纲要提出的预期性目标和产业发展、推进城镇化进程、构建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加快生态市建设等任务,主要通过完善市场机制和利益导向机制,引导市场主体的自主行为来实现。各级政府要积极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体制环境和法制环境,深入落实“转变作风从我做起、群众满意是我追求”的要求和“四个不让”服务行为准则,深化“五比”竞赛活动,加大治庸治懒力度,坚决查处损害经济发展环境的“中梗阻”问题,加快构建“零障碍、低成本、高效率”的政务环境。激发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引导市场主体的行为方向与政府战略意图相一致,并要维护公平竞争,不直接干预企业经营活动,不干预市场机制正常运行。

2、强化约束性目标任务的分解落实。本纲要提出的约束性指标是各级政府必须履行的重要责任,要及时分解落实到各县(市、区)和各有关部门,并纳入综合评价和绩效考核体系。纲要提出的义务教育、公共就业服务、社会保障、基本医疗卫生、住房保障、人口服务、公共文化体育、扶贫减贫、节能减排、公共安全等各项主要由政府履行职责的重点任务,要落实责任、明确进度,运用公共资源全力确保完成。

推进规划体制改革,加快建立健全层次分明、功能清晰、统一衔接的规划体系,完善科学化、民主化、规范化的编制程序,形成责任明确、分类实施、有效监督的实施机制。

1、形成规划合力。强化本纲要作为市级总体规划的统领地位,各级各类规划的编制和实施要以本纲要为依据。编制一批专项规划特别是重点专项规划,细化落实纲要明确的重点任务。实施主体功能区规划,加快落实纲要在空间开发和布局方面的要求。完善区域规划,落实纲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具体任务。县(市、区)总体规划要做好与本纲要确定的发展战略和主要目标任务的衔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年度计划要依据本纲要,结合年度经济运行和经济社会情况,合理确定年度发展目标和宏观调控的方向,分年度落实本纲要的目标和任务。

2、加强监测评估。完善监测评估制度,推动规划顺利实施。加强对纲要实施的监测和跟踪分析,做好纲要实施的中期评估,分析判断实施进展情况、存在问题,提出进一步实施好规划的建议,形成评估报告提交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议。纲要实施中环境发生重大变化,需要对纲要进行调整,要报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市政府有关部门要自觉接受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对规划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在纲要实施完成后,对纲要进行总结评估,为编制下一个五年规划提供基础。

3、加大宣传力度。采用多种形式,广泛开展“十二五”规划的宣传,让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深入人心,激发广大干部群众的创业热情,广泛动员和凝聚各方面力量积极参与规划实施,使实施规划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

专栏15:确保规划顺利实施相关概念

“五个一”:一个重大项目,成立一个班子,一位领导挂包,一套工作机制,一笔前期经费。

“四个不让”:不让政策在我手中截留,不让差错在我手中发生,不让时机在我手中耽误,不让业主在我这里受到冷落。

“五比”:开展以“比服务、比效率、比质量、比作风、比形象”为主要内容的竞赛活动。

海西建设进入新阶段,三明发展面临新机遇。全市广大干部群众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中共三明市委的正确领导下,以更加开阔的视野、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扎实的作风,开拓进取,真抓实干,凝心聚力,乘势而上,全力推动三明科学发展、跨越发展,为海西建设大局作出更大贡献。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